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赤水源头乐逍遥 ——镇雄县大力发展避暑旅游经济侧记

 2025-07-23 09:32  来源:昭通新闻网

竹海、瀑布、水库、泳池……连日来,到镇雄县避暑的游客持续增多,旅游经济日渐“热”起来。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今年以来,镇雄县发挥位于西南4省市腹地且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发展壮大避暑旅居新产业,擦亮“赤水源头等你来”的避暑旅游经济品牌。

细沙河畔翠竹新

炎炎夏日,沿着杉树乡细沙河村细沙河畔的盘山公路盘旋数公里,登上长田村民小组海拔1600多米的山顶,四周皆是翠绿的竹林,远处高速公路蜿蜒、民居错落分布,乌蒙山脉的磅礴奇观尽收眼底;待至凉亭休息时,凉风习习,身旁野花盛开,尽享悠然时光。

这里也能露营,饿了就到细沙河村集镇的农家乐里品尝笋子炖鸡,困了就找一家民宿小憩,晚上可以到寨子里体验民族风情。

纳支寨村民小组全景。

风吹竹海千层浪,夏日乐游细沙河。细沙河村地处镇雄县城最西端,与四川省筠连县相邻。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乘着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通车的东风,蜕变为宜居宜业的“生态竹乡”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石磨、蓑衣、马灯等老物件随处可见,竹制遮雨檐与晾衣竿更是走入千家万户。宽敞洁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庭院、蜿蜒流淌的溪水,走进细沙河村,一幅幅苗族文化壁画栩栩如生,浓郁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该村青山、寨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是2013年彝良“9·07”地震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2023年以来,杉树乡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这两个团结进步示范点进行改造,让苗族文化、竹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交融,既留住了乡土味、民俗味、古韵味、生活味,又使其由内而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细沙河村成了宜宾游客进入镇雄县及贵州省避暑旅居的第一站。

杉木沟瀑布群游客乐

神奇瀑布、“仙影”景观、奇山秀水,碗厂镇杉木沟瀑布群与龙井河四折叠瀑布群,或许是今年镇雄县最热门的避暑景点。记者采访当天,崎岖山路边停了上百辆车,瀑布下、溪沟里、竹林中,游人如织。

杉木沟瀑布群因网络视频传播而走红,近期更因云南电视台实地拍摄报道而名扬西南,如今吸引的避暑观光游客日益增多。

乐山市游客在杉木沟瀑布群合影

专程从县城开车过来度周末的周玲丽对记者说:“这是我第二次来杉木沟瀑布群,它是一个鬼斧神工的瀑布群。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任由水花飞溅在身上、拍打在脸上,惬意极了。”

杉木沟瀑布群“火”起来后,碗厂镇加强了周边的公路维护和人居环境整治,部分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了农家乐,现有民宿16家、床位80余个。庆坝村环路村民小组村民李庭松,投资15万元把自家的400多平方米房屋改造成农家乐和民宿,平均每天有四五桌客人光顾。李庭松说:“农家乐主营特色菜,有腊肉、土鸡,蔬菜都是自家种的,游客可以直接去地里采摘,然后交给我们加工。”

草塘水库变身怡心湖

青山绿水、碧波荡漾,廊桥幽幽、民宿静立。在海拔1800米的塘房镇芒部山村,有一个占地6万平方米的草塘水库,水库周边整齐地排列着几十户农户的搬迁安置房。这里是镇雄县近年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2022年3月,镇雄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立镇雄乐田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求对草塘水库进行改造,将其改名为怡心湖,新建近100米长、7米宽的廊桥及其他旅游设施,流转村民搬迁房改造成56间民宿,建起田园柴火鸡、乡味土家菜等餐馆。

塘房镇芒部山村怡心湖。

夏日里,在夫子廊桥上打麻将、喝茶、下棋、垂钓、聊天,别有一番情趣。近期经常有人来这里避暑旅居,一天吃住玩一个人只需消费100元;若是自己做饭,一家人可以包一幢别墅,有4间房,房费一天才200元。

记者采访当天,就有一批来自四川省乐山市的游客在怡心湖游玩。游客王云说:“乐山今天温度最低28摄氏度,最高40摄氏度,大家都待在空调房里不敢出门。镇雄风景好、温度适宜,特别适合避暑,我们准备在这儿多住一段时间。”

纳支寨泳池边上彝歌汇

塘里鱼儿跳跃,沟里流水潺潺,游泳池里游人戏水正欢……纳支寨与水相伴、凉风习习、彝歌汇聚、游客欢愉。

海拔1400多米的纳支寨位于果珠彝族乡高坡村,现有耕地461亩、林地及荒地812亩,83户323名村民均为彝族,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

纳支寨游泳池里“游人”多。

近年来,纳支寨整合“百村示范、万村整治”、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设及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资金1300万元,团结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大力开展“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整治,依托彝族古村落文化优势,相继建设了民族文化大舞台、露营基地,并营造了花海及园林景观等特色项目,逐步发展成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当天中午,记者采访时看到,在民族文化大舞台下方的一个大型游泳池里,有三四十名大人小孩在游泳。家在县城的张先生特意带着朋友和家人到纳支寨游泳。“纳支寨的天然水清清凉凉,游起来特别舒服!游累了还能品尝特色小吃,暑期带孩子来此戏水消暑,再合适不过了!”张先生乐呵呵地说。

如今,纳支寨日均接待游客百余人次,形成了集生态养殖、农庄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这不仅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记者采访当天,纳支寨游客接待中心宰了1只羊、6只跑山鸡、6条鲟鱼招待游客,晚间还将举办篝火晚会,让游客在清凉夏日中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罗甸河变身“生态乐园”

赤水河流经镇雄县大湾镇罗甸村时,河段名称为罗甸河。在此处,另一条较小支流雨洒河由北而南汇入罗甸河后,形成水量更为丰沛的罗甸河段。

河道两岸鲜花绽放,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近年来,镇雄县将罗甸河段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重点打造,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岸绿了、景色美了、产业发展了,村里人吃上了“旅游饭”。

罗甸河畔的人行廊道。

枇杷刚卖完,李子又新鲜上市,前来罗甸村观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7月17日至19日,罗甸村连续3天举办彝族火把节,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进一步带“火”了乡村旅游,罗甸河成为游客向往的“生态乐园”。

在罗甸河两岸的生态廊道漫步,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村民郭友群经营的农家乐和民宿生意红火,日均接待客人10余桌,20多间民宿基本满房。目前,罗甸村已发展农家乐4家、民宿10余家,可提供床位50多个。据郭友群介绍,罗甸河一带夏季平均气温仅20℃左右,吸引了来自成都、重庆、昆明等地的游客,不少人选择在此长住,享受清凉夏日。

“一县连三省”的镇雄,自然资源丰富,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近年来,镇雄县重点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累计实施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达37.25亿元,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努力将镇雄打造为云南人喜爱、川黔渝游客向往的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


记者:陈忠华 闵光景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闵光景  二审:马 丽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闵光景  二审:马 丽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