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奋斗谋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镇雄县果珠乡纳支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2022-05-30 14:27  来源:镇雄县委统战部

纳支寨村民小组隶属于昭通市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高坡村委会,现有耕地461 亩(人均1.4亩),林地、荒地812亩(人均2.5亩);居民83户323人均为彝族。

近年来,果珠乡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指导帮助纳支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全体村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致富渠道不断拓宽,民族文化持续繁荣,乡村振兴迈出实质性步伐,摘掉了长久以来“贫困村”“光棍村”“落后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脱贫致富样板村、乡村旅游美丽村。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

“农村富不富,就看村干部”。曾经的纳支寨车路不通、水电不通、收成不丰,因病致贫、因贫辍学现象较为突出。2013年末,全村311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8.55%。“因为穷,村里的姑娘都争着嫁出去,外面的姑娘却不愿意嫁进来,纳支寨一度成为果珠乡光棍最多的村寨。为了养家糊口,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徐国兵是村里的老党员,曾在昆明打工,算是“见过世面”的人。2017年,在昆明做了10多年泥瓦匠的他返乡时,最大的感触是村寨的发展“数十年如一日”,乡亲们依然过着缺水喝、缺煤烧、缺钱花的生活。纳支寨一共有4名党员,徐国兵想到把其他3名党员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改变现状。4人围坐在火塘边讨论许久之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劝说村民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养殖业。4名党员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但很多村民对他们开出的“致富药方”并不感冒,工作一度受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4名党员把眼光盯向了村边一块仅有0.55亩的鱼塘,自学养殖技术。半年后,鱼塘的一次丰收唤醒了村民的脱贫意识,陆续跟上发展的步伐。4名党员召开村民大会统一思想,最终,83户村民决定共同出土地、出劳力、出资金,变单干为抱团发展。在果珠乡党委、政府和高坡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纳支寨成立了“群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大力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特色经济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按“433”标准分红(即人口占40%、土地占30%、合作社占30%),最大程度实现利益公平分配。合作社成立后,利用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统一种植方竹,发展鸡鱼猪养殖,开办农家乐;外出劳动力集中到安徽和广东务工,剩下的由合作社组成劳务工作队,在当地建项目、建产业时就近务工,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纳支寨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2300元增加到2021年的1.3万元,年均增长24.56%,初步形成鸡、鱼养殖,方竹种植,乡村旅游4大支柱产业。目前,纳支寨各项产业已开始创收,2021年实现净收入32万元,村民分红22.4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1.6万元。村民彻底摘下了“贫困村”“光棍村”“落后村”帽子,共同走上致富路,村寨精神风貌和村民思想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共建美丽家园,齐颂党的恩情

“产业是里子,村容是面子”。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纳支寨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纳支寨整合“百村示范万村整治”、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资金1300万元,团结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大力开展“七改三清”。实施住房风貌改造83户3120平方米,新建彝族风格文化活动广场1270平方米,硬化户间道6860平方米,沥青路通到了村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公厕、路灯、垃圾房、污水处理池等“标配”设施应有尽有,人人住进宽敞明亮的民族特色民居房,茶余饭后有了设施齐全的公共活动场所,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同时,完成绿化4927平方米,草坪1.08余万平方米,山坡变成森林、道路有了林荫、庭院结花果,一派宜居宜人景象。纳支寨充分发挥古彝族村落优势,着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品牌,相继打造了民族文化大舞台、露营基地、真人CS射击游戏点、花海和园林景观等设施,引导游客参与垂钓、射击、露营拓展训练和观光采摘。为了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从2019年开始,纳支寨开办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学习班,每晚19:30—21:00对在家的村民进行培训。培训分室内课和室外课两类,室内课主要是语言文字教学、服务礼仪教授和政策文件传达学习,并每周请乡领导或派出所长给村民上一次党课或法制课,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牢村民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室外课是在活动广场上学唱民族团结歌曲、学跳民族传统歌舞、合唱经典红歌,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际,引导村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夜幕降临之后,群众会自发聚在广场上以歌舞形式齐声歌颂党的好政策和新时代美好生活,形成自强拼搏、感恩奋进的良好氛围。目前,经过不断建设,村寨已能为游客提供集“吃喝唱跳玩耕住”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每年火把节庆祝活动期间,能吸引几千名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由村民自创的舞蹈《撒麻舞》曾获市级奖励,歌曲《彝族人家有好酒》在全县广泛传唱,纳支寨成为了果珠乡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加强基层治理,树立文明新风

村委抓住村民思想转变的契机,完善和加强基层治理机制,指导纳支寨选举产生了村民发展议事委员会,引导村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写入村规民约;将83户人家按区域分成7个小组,7名议事会委员对本村民组各项事务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人负责联络1个小组。建立并严格执行“一人一月一元钱”(村民每人每月交纳一元钱用于垃圾集中清运)、“一组一月一劳动”(在每月固定的一天集中展开一次大扫除)、“卫生文明红黑榜”(每月评比出5户“卫生文明户”和一定数量的“不清洁户”,通过“红黑榜”进行公示)等工作机制,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引导村民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深入开展“平安果珠”和“法治果珠”宣传教育,为社会平安和谐、民族团结进步营造良好环境。如今,村寨人居环境彻底好转,群众安居乐业,孝老敬亲、文明礼貌、待客热诚在全村蔚然成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民族团结的纳支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并登上央视新闻频道,成为了镇雄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之一。

来源:镇雄县委统战部
校对:彭晓雨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族团结 典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