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唱响团结幸福曲——镇雄县沛泽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2022-05-16 21:1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沛泽苑社区位于镇雄县南台街道呢噜坪,是全县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汉族、彝族、苗族、傣族等6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居、和睦相处。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沛泽苑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创新社区管理为手段,不断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使社区成为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和谐家园,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注重党建引领,促进民族团结

社区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通过完善创建机制和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统筹、协调、推进、考核工作。二是强化机制保障。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具体责任、建立工作台账、纳入考核管理,为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强化理论武装。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制度,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和工作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社区有人懂、民族工作在社区有人抓。四是强化共创共建。与驻区4家单位党组织展开“支部共建”活动,推动专题党课共上、主题党日共过、民族团结进步共创,最大程度聚合创建工作的“头雁”力量。

注重宣传教育,凝聚团结力量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社区宣传教育内容。一是抓氛围营造。通过展板、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在社区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等内容,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抓政策宣传。通过居民大会、院坝会、居民议事会、党史学习教育等方式,向居民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引导各族群众树牢马克思主义“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三是抓“感恩”教育。以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巨变等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族团结故事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形成“自强奋进感党恩”的氛围。四是抓活动宣传。利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佳节和火把节、花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以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我是中华民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五是开好“季度四场会”。即每季度固定开一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宣讲会、一场扶贫励志典型人物报告会、一场文明科技卫生知识会和一场文明新风、文明卫生家庭评比会,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理念成为居民一致共识。共计评出90户“文明新风户”、88户“文明卫生家庭”,在引导各民族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之际,不断激发各族居民携手共建新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入脑入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创建工作得到群众拥护,为创建工作汇聚人心合力。

创新管理抓服务,多措并举促和谐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照镇雄县“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指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以温馨服务全面推进“互嵌式”和谐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是开展精细化服务。社区党总支积极整合“工青妇”力量,建起集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等为一体的联动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亲情式、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日访周访月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切实解决群众上学、就业、就医等“急难盼愁”,实现“服务零距离、工作零失误、沟通零障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各族居民携手并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二是构建网格化治理格局。社区党总支按照“群众搬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思想,联合4家驻区单位成立4个网格片区23个小网格,由4名党员担任楼栋长、网格员,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前端、覆盖至楼栋、结对到住户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格局。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在社区各路段各楼栋开展治安巡逻、卫生督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按照“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把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作为排查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推动日常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三是加强民生保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结合社区实情精准施策,帮助易地搬迁困难群众渡过难关。2020年以来,共计救助低保户及困难群众300余人,金额达50余万元。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慰问困难群众,发放大米、食用油等各类生活物资达6万多元。2021年新办理52户83人困难群众城市低保,申办84户84人突发困难居民临时救助,为128名学生申请雨露计划,为9名老年人办理高龄老年生活补贴,为93名残疾居民申请办理了第二代残疾证,为12名残疾居民申领了轮椅,诸多服务使各民族深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温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持续开展“一月一走访、一月一研判”,为各族居民提供家政、普通话、厨师、电焊等多种实用技术培训共计8场次,提高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信心,进一步防范化解返贫风险。在县人社局的帮助指导下组织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共计组织外出务工 600余人,推送1800余个就业岗位,社区目前就业率达93.2%。四是促进交往融合。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引导各族群众组建跳花山、芦笙舞等各类文艺队伍,丰富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春节、端午节、花山节、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日举办文艺节目展演、民族体育竞赛、民族文化交流等各类文体活动,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搭建平台,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社区不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凯歌。

镇雄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办公室 供稿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镇雄 民族团结 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