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9-11 14:39“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昭通市教育体育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践行育人初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昭通市教育体育局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体育事业同步发展,努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针对昭通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普惠性幼儿园太少、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昭通市教育体育局采取增加中心城区现有幼儿园学位数量、加大对乡村幼儿园建设力度等措施,启动了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申报2021年可实施建设幼儿园159所(其中新建91所,改扩建68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5所,完成昭通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建设顶目规划入库;从全市抽取11所幼儿园进行成本监审与成本测算,推进公办幼儿园保教费调整,着力解决幼儿园在增加学位、教师补充、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建成未投入使用的乡村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采取租金返还补贴奖励等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通过增加学位、加强管理、发挥优质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等系列措施,目前,昭通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76%,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子女“能入园”,逐步实现“入好园”的问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昭通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配置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建设,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市11个县(市、区)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办学质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得到有效执行,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逐步开齐,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体育锻炼等科目得到进一步强化。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改善乡(镇)寄宿制、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补齐教育资源短板,保障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入学需求。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针对职业教育存在小散弱、对地方贡献率不高、体系不完善、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昭通市教育体育局采取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创新办学体制、开放办学、贯通人才培养通道等措施,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优先建设市职业教育中心,拟将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晋升为昭通职业大学,创建昭通职业学院和镇雄职业学院,推进高职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昭通卫校、财校、农校、职校和体校,着力凸显市职业教育中心“一本两专、二院五校”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引领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构建昭通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扶持巧家、镇雄、彝良、绥江职中建设,重点发展4所县级职业中学;通过统筹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师资等建设,形成以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4个片区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进与成渝经济圈、滇中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联合办学,借助市外教育资源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盼,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体系化、多元化的期望。
体育事业同步发展。针对我市体育基础服务设施薄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差距很大等实际问题,昭通市教育体育局安排10万元的市级体彩公益资金,启动3个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和两个社区篮球场建设;采取项目补贴方式,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和及其运动设施设备免费或优惠向公众开放,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设备开放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