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旺木营:过去“空壳村“如今“产业村”

 2021-08-09 11: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走进彝良县洛旺苗族乡木营村,连片的大棚基地、崭新宽阔的村组道路、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房首先就映入眼帘。如今的木营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兴旺如火。

过去的木营村是典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面对村级集体经济无收入的窘况,该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领导木营村党总支围绕土地做文章,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发展产业,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快速实现“空壳村”向“产业村”的转变。

木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维持生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在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越来越多的良田荒芜。为把村里大片农田转化为优势资源,2018年5月,村“两委”充分利用“实施一批产业发展项目”的契机,依托农田优势,进行土地流转,建设产业发展大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木营村的蔬菜种植。据悉,当时集中流转土地31亩,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地流转完成后,便开始建设蔬菜大棚。通过前期市场调研,2019年确定了发展西红柿产业,但由于经验不足,加之汛期受灾,导致2019年产生的收益微乎其微。这一年的探索,让村“两委”再次陷入思考。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无收入来源,木营村党总支书记何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何孟便主动向乡党委、政府申请“2000亩辣椒育苗”项目,并立下军令状。为此何孟铆足干劲和村“两委”干部一起,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到辣椒种植棚中。

苦心人,天不负。通过村企合作,木营村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公司三方受益、三方共赢。土地流转的村民前五年每一年可获得每亩800元的租金,后五年每一年可获得每亩1000元的租金。除此之外,村民还可以在辣椒基地务工。据悉,育苗期间有45户98人在大棚务工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2020年,木营村集体经济公司共完成辣椒育苗2037.8亩,育苗399.43万株,实现集体收益13.8万元。直接带动木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辣椒200余亩,户均增收3000余元。

2020年5月31日,是木营村集体经济公司发工资的日子,在公司务工的群众兴奋地相互招呼、脚步轻快地赶来领工资。据悉,此次共发放农民工工资118800元,最多的村民领到工资9120元。“在这里务工,既照顾了老人孩子,又有收入,这次领到9000多元。”徐作荣高兴地说。

村级集体经济强了,木营村名气大了,村民的心齐了,村“两委”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思路也更开阔了,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不断打出有力的“组合拳”。2020年起,还通过出租蔬菜大棚基地的场坝给驾校,每年租金收益6800元,不仅能够盘活有限的场地资源提供给驾校学员们练车,更能让学员们在练车过程中享受别样的产业“风光”。

通过不停的探索与发展,木营村集体经济公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村“两委”敏锐地意识到,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木营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下一个目标,而发展乡村旅游,规划要优先、环境更要优先。在“十四五”规划中,木营村根据发展规划,计划再扩大种植规模,着手反季节蔬菜种植,再利用闲置的流转土地发展经济林,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打造蔬菜产业基地示范点,最大限度地凸显土地经营的规模效应和产业效益。

如今,木营村探索出的“规模升级、效益升级,村民增收、集体增收、企业增收”的“双升级三增收”发展模式,已成为洛旺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如今的木营村,沐浴在村与民共协商、共建设、共发展、共享受的春风里,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群众生活从穷到富、村容村貌从差到美、人心从散到聚的华丽巨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然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画卷正悄然打开。

通讯员 吴 迪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