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的六闺蜜

 2020-10-26 15: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上大学时,因为宿舍楼满员,我们报到最晚的6个女生被学校暂时安置在了小卖部的楼上。

不同衣着、不同口音的姑娘们聚在了仅20平方米的宿舍里,带着好奇的眼光相互打量着。

黑黑的皮肤、满头的小辫子、身高足有170厘米的姑娘首先开口了,一句地方话,大家没听懂,都用疑问的眼神盯着她。她突然意识到身边的全是陌生的同学,于是立马改成普通话:“我来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名叫和裔!我喜欢窗子边,选左边这个床,没意见吧?”

裹着三件毛衣、脸上还冒着几颗青春痘的姑娘,将行李放在了门后面的床上:“我叫明娟,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睡这吧。”

“大家叫我‘小泥鳅’吧,以前的同学都这样叫。”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倪红低着头,可能是因为她脸颊下方有块暗红的胎记,所以有些躲闪大家的目光。

光着脚丫子、将行李麻利拖出来、在右边窗子边已经铺好床的小个子姑娘,带着浓重的口音:“我来自迪庆藏族自治州名叫金兰,大家记住了啊。”

剩下的是一位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姑娘和我,她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掩着嘴:“我是宣珠,来自丽江市,纳西族。”这位简直是典型的“林妹妹”。

“尝尝吧,最好吃的苹果——昭通‘红富士’,又甜又脆。” 我一边说着,一边将苹果递给大家。几句话,大家认识了,陌生感渐渐消散。

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离着晚餐时间还有一会儿,大家都将自己带的家乡特产拿出来分享。明娟将一个袋子翻开,一股清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这是我家的稻草鱼,鲜得很,大家都来尝尝。”

“这是西双版纳特产?太好吃了。”

“这是我家的特产,我老妈做的,鱼也是我们家鱼塘里的,用香茅草裹着鱼文火烤出来的。”姐妹们一边吃、一边夸。

“我这有酸木瓜,等我削皮。”

“酸死了,牙都酸掉了。”

“蘸着辣椒面吃就不酸了!”

“蘸辣椒!还有这种吃法?”

“这是什么混搭!”

“酥油茶,喝过没?”

“味道跟我想的不一样,真香!”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激动时,飙出几句方言,但隔阂感在一堆美食中悄然消退。食堂晚餐时间到了,我们已经撑了个饱。

我们一致决定,熟悉校园,逛逛去!教室在东面、浴室在西面、食堂在东南面、图书馆在南面、球场在北面……6个并排行走的姐妹1个小时就摸清了校园大致情况。

宿舍楼只有5层,还没有我们待的地方,于是我们到学校大门旁的超市买了块小挂板,用彩笔画上“606”,挂在了我们的临时“小家”。不到一周时间,我们的“606”成了全校同学羡慕的寝室,因为没有宿管阿姨,我们想几点熄灯就几点熄灯,不想吃食堂就去菜市场采买,用个小电炉就能吃顿火锅。男生们每天成群结队地到“606”或蹭吃蹭喝,或向喜欢的女生送花、送巧克力。

日子就在琐碎的学习、生活中悄然流逝。“606”的6个姑娘成了最亲近的闺蜜。

因为6个闺蜜的日常相处,我们彼此也了解了许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裔经常侃着傈僳族的众多节日,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澡塘会、拉歌节等,总之,最好玩、最好吃的就在她的家乡。她还哼唱傈僳族的老歌,她说她认得这首歌里的傈僳族古文字,还是她的姥姥教的,其他的都不知道了。我们好奇地跟着她认了一遍,回头又全忘了;明娟带了几条色彩鲜艳的“隆基”,说要留给喜欢的男生,那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往腰上一裹就行。我们还在惊叹这种让男子穿的裙子,就被几个手快的男生抢去了。倪红有套漂亮的彝族服装,上面有许多银饰点缀其中,我们每个人都借来一穿,过一把彝族姑娘的瘾。倪红邀请我们暑假去她的家乡过火把节,那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杀牛、杀羊,祭献祖先,共祝五谷丰登,篝火晚会可以彻夜狂欢。金兰几乎每句话后面都要缀上个“拉”字,听她解释才知道,藏族表示尊敬和亲切时,就加个“拉”字。第二个学期,我们都得到了金兰的哈达。“林妹妹”宣珠最爱夸的就是“丽江粑粑”,听她说,这是纳西族的美食,采用当地上等麦面,用化油、香油、鸡蛋揉成面筋,再行破酥、夹馅,之后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内泡、色香味俱佳的粑粑。她在家的早点几乎每天都是这个,每天她的妈妈都要做,每天留有老面筋,第二天继续揉制。还有米灌肠也是纳西风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我们有幸都沾光品尝过。

6个民族在“606”亲如一家姐妹,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一起晚自习、一起逛街购物……我们青春的笔记上,有了这浓墨重彩的篇章。

作者  周 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文学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