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闻过则喜

 2019-08-21 11:08  来源:北纬29度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的本性都喜甜厌苦,能接受意见的人并不多,因此,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闻过则喜。

从很大程度上讲,修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完善自我。春秋时期,有个叫高缭的人,他为人谨慎,在齐国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从来没有犯过错,但晏子却把他辞退了。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用?所以,我把他辞退了。”可见,晏子喜欢人指出他的过失,他认为,指出上司的过失,是手下的责任,否则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唐太宗李世民可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即皇位以后,吸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多提意见,并提高谏官的地位。他重用的著名谏官贞观前期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唐太宗能重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这也是他能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人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不进别人的提醒往往盲人瞎马,势必小错变大错,葬身悬崖。一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在位时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自欺欺人,最后犯下大错,落得个可悲的下场;一些一错再错的人,就因为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才错不知错,积重难返;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自认为坚持了大原则,不会出大问题,也就对别人的点拨置之不理,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久而久之,也会泛滥成灾,祸国殃民。

修养就是扬善,扬善就是彰显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讲,闻过则喜就是醒悟,才会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走向成熟;闻过则喜就是境界,才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览众山小;闻过则喜就是提高,才会知错必改、开拓进取,积小成为大成;闻过则喜就是追求,才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圆梦人生。

(李云飞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修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