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微光照亮群众脱贫路

 2019-06-17 09: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2018年3月以来,为发挥青年在昭通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先锋模范作用,共青团昭通市委、昭通市青年联合会在全市青年中广泛开展争创“乌蒙青年先锋”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一年多来,昭通市各级团组织广泛宣传动员,大力挖掘在脱贫攻坚中的青年先进典型事迹,通过争创一批青年先锋队,典型示范引领,在青年创业就业、扶贫扶志、易地扶贫搬迁、移风易俗、关爱困难青少年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引领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昭通脱贫攻坚大决战。近期,昭通日报陆续刊登“乌蒙青年先锋”系列稿件,展现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创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公益扶贫、文明引导、扶贫扶志等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讲述他们在昭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勇立潮头、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生动事迹。

张亮(右) 

◆通讯员 张 燕 文\图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无数人在奋勇冲锋。在这些脱贫攻坚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叫做大学生村官。他们大学毕业后就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用自己的微光照亮群众的脱贫路。

2016年,张亮被选聘为昭阳区苏家院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便参与了脱贫攻坚。对于一个刚从校园毕业的学生来说,基层工作的艰辛、群众工作的复杂、干群工作的矛盾是他面临的第一道课题。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是他处理工作的“一盏明灯”。然而,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在扶贫路上,他看到了“慵懒散”“等靠要”等不良现象,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印刻在他心中。在不断地反思总结后他发现,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要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有想法就要行动,可是怎么样才能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又成了一个难题。有的老百姓都不听自己说,更不用谈让他们理解和支持工作了。偶然的一次群众会,他跟着镇上的领导向老百姓讲解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村民李大爷就反对,他说:“我自己家都打扫不好,凭什么我还要打扫村子。”这时候,张亮突发奇想对李大爷说:“其实您家里的环境好不好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但要是您的儿子交个女朋友,带回家来给您见见。结果小姑娘看到村里到处都脏兮兮的,您家里也是乱糟糟的,人家就会想是不是娶个媳妇来给您家里打扫卫生当保姆来了。相反,如果您家里整整齐齐,村里也是干干净净的,小姑娘来了一看,这样的环境挺舒服的,心情也好,指不定就嫁过来了。”李大爷说:“我儿子还没娶媳妇,你说得有道理,等散了会我就开始扫,保证扫得干干净净。”在场开会的群众都笑了。

散了会张亮就思考,为什么正面和老百姓宣传的时候他们特别反感,两句玩笑话却得到这么多老百姓的支持。道理很简单,用老百姓熟悉的话语和喜欢的方式交流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后他和镇上的领导讲述了这件事,大家都觉得这个方式很好,便让他协助各村召开群众会。于是他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地讲述相关政策,不时讲一两句土话,群众都笑得合不拢嘴,工作也就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推动了。

在那之后,他便开始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去转变群众的思想,特别是转变贫困户的消极思想。他帮扶过的一个贫困村民,骂过村民小组长,打过村支书。他第一次去那人家里走访时,家里除了“脏乱差”,态度还很恶劣,门口一条恶犬还一直对着他狂吠。他硬着头皮进屋说道:“你这个家也确实太乱了。”说完便在堆满衣物的沙发上坐下,面前这个态度强硬的大男人突然就不好意思了,立马就说要收拾一下。见他态度有所缓和,张亮便和他开起了玩笑说:“不怕不怕,我见过的人家里,你只排第二,不是最乱的。”第二次再到他家时,他家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张亮还是坐在同样的位置和他聊天,告诉他环境卫生搞不好就容易生病,一生病就要上医院,一上医院就得花钱,没有钱吃不饱穿不暖,就算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听了他的话,那人好像明白了什么,连连点头。那天张亮在他家聊了4个多小时,临走的时候,门口的狗也不咬他了。再后来听人们说起这个村民好像变了一样,再也没有骂过谁。平时一大早就下地干活,闲着没事就收拾院子,有人去他家也客客气气的,变得很文明了。

通过这些事张亮发现,其实群众内心很纯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他们对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加上陋习多,各种不文明现象突出,才会出现“慵懒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显得尤为重要。张亮不断地与镇上的领导沟通,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开展“双扶行动”“文明家庭”“优秀妇女”“人居环境表彰”“自强、诚信、感恩”等一系列活动;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宣传提升人居环境等,营造了文明乡风。现在全镇的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群众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信心十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深入人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千千万万个张亮,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为群众脱贫致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张亮说:“毕业后没有半点犹豫我就回到了家乡,想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贫困户转变消极思想,积极面对生活。”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