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竹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破解高速高效发展难题

 2019-06-13 09: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竹产业座谈会,提出努力把竹产业培育成为我市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主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近期,本报记者深入彝良县采访,对该县发展竹产业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形成系列报道。本报今日起陆续刊出,以期对全市各地发展产业有所启发和借鉴。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德华

竹产业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产业之一,昭通适合发展竹产业的县(市、区)都在积极寻找突破口,努力做强做大竹产业。在各县(市、区)大比拼中,彝良县脱颖而出,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经验,促进了全县竹产业的快速、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竹产业潜力巨大

彝良县地处滇川黔三省八县接合部的乌蒙山区,是革命先烈刘平楷、著名军事家罗炳辉将军、时代英雄徐洪刚的家乡,属云南省5个革命老区县和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国土面积280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75万亩,森林覆盖率32.9%,总人口62.33万人,农业人口55.69万人。彝良县位于中国竹子分布的混合竹林带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及多样的土壤类型,孕育了竹类资源的多样性,全县共有竹类植物1230种。乡土竹种以筇竹、方竹分布较广,有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天然毛竹林——彝良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县内竹类种质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走出低层次发展的困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彝良县委、县政府就把竹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抓,但由于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长期以来,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困境,发展慢、效益低,没有将竹产业的巨大潜力完全转化为适宜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彝良县委、县政府着力谱写三部曲”——示范带动促发展、龙头引领稳销路、提质改造增效益,助推竹产业科学、快速、高效发展。

为抓好竹产业发展,彝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紧紧围绕市委“133”工作思路,按照短能脱贫、长能致富、远能赏绿的发展定位,把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出台了《彝良县关于做大做强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制订了《彝良县竹产业发展年度实施方案》,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狠抓六个一工作措施落实。

一支队伍干到底。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乡(镇)主责、部门指导、村组或专业队伍实施、群众主动参与的责任体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双组长竹产业发展领导组,县委书记亲自担任指挥长,适宜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高位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竹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张蓝图绘到底。为确保全县竹产业示范建设顺利实施,彝良县引进两家规划设计院,按照三河三路三片区(以洛泽河、田黄河、白水江流域为重点,以昭彝路、彝岔路、彝牛路为主线,以河谷区、高二半山区、高山冷凉片区为特征)的空间科学规划,谋划长远,补齐短板,大力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套政策实施到底。以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国家、省级林业生态项目为契机,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竹产业基地。自2008年以来,县级财政先后投入竹产业发展资金5000余万元。

一套标准执行到底。2018年,在两河、小草坝、龙安、钟鸣四个适宜毗邻乡(镇),高标准连片集中打造竹产业示范长廊。截至今年3月底,已规划实施完成高标准示范样板4万亩,覆盖4个乡(镇)7个村82463.3万人,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5261.4万人。

一个转变深入到底。随着该县竹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全县竹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已逐步由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在稳步推进基地造林的同时,更加注重竹林的抚育管理。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蹲点指导的方式,以点促面、辐射带动,全力组织开展低效竹林改造。2016年以来,全县已开展低效竹林改造8.5万余亩。2018年,实施低效竹林改造高标准样板4000亩,覆盖两河镇大竹村4个村民小组2358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357人。

一条产业链延伸到底。为促进产品开发,拓展销路,先后引进培育竹子种植加工企业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先后引进李长春、胡劲松、朱松明等知名专家学者研发竹笋系列产品,目前已研发香辣笋干、竹笋精华素等2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2018年,3家龙头企业共收购鲜笋1173.6吨,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人就业,带动农户1.93万户,户均增收0.6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彝良县的竹产业基地建设以方竹、筇竹等笋用竹为主,分布于14个乡(镇)。近年来,彝良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目的地三张牌。 截至目前,全县竹产业基地规模已达46.5万亩,投产面积27.5万亩,鲜笋年产量5.9万吨、产值4.72亿元;材用竹3.9万亩,竹材年产量1.45万吨、产值580万元。实现竹产业总产值4.778亿元。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彭钰婷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彭钰婷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