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09:2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殷健灵先后来到盐津、威信、彝良等县,开展“中国作家驻村计划”(第一期)系列活动,开启驻村创作,践行“文艺赋美乡村”的时代使命。
在豆沙古镇,殷健灵深入探访古道遗迹、挖掘民俗文化,通过观察民居旧物、历史遗迹,了解交通变迁史,触摸历史脉搏,捕捉乡村发展的内在肌理。面对古镇居民闲适的生活状态,她感慨道:“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也有鲜活的人文气息,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不竭的灵感。”
在吊钟岩观景平台,殷健灵望着穿行于群山之间的火车和色彩斑斓、错落有致的房屋说:“盐津县城与重庆有着相似的魔幻构造,希望这里的旅游业能加快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片大山深处的雄伟与温情。”
在扎西镇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址和扎西会议纪念馆,殷健灵仔细观看历史旧物,聆听红色故事讲解。她认为,威信县拥有丰富且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具备深度挖掘的潜力。
文化交融,见证非遗魅力与发展新机。活动期间,殷健灵还走访了庄子上的红色书院,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文化展品。她对威信县苗族同胞的勤劳淳朴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特别注意到当地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技艺。这一传统工艺与红色文化的交织,展现了威信多元的文化面貌,也为探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此行尤其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环境与精神世界。在威信县石坎小学,她走进教室,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并希望学生们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籍成为认识世界、走向未来的阶梯。
此次驻村计划,既是作家汲取创作养分的“文化采风”之旅,也是文学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滋养。殷健灵将用笔墨书写古道上新的时代韵律,助力乡土文化传承,为昭通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文学的力量。
据悉,“中国作家驻村计划”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诗刊》社和中国诗歌学会共同发起的,首期落地云南。该计划旨在落实《“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通过作家的视角记录新时代山乡巨变,推动文学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文艺的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通讯员:田入尹 李昌忠 陈茂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