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少年丨我的母亲河

 2025-10-30 09: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旧城虽然只是一个小城镇,却是威信县有名的鱼米之乡。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条独特的、自东向西流的旧城河。旧城人提起这条河,总爱带着点近乎执拗的亲昵,唤它“母亲河”。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虽没有名川大河的浩荡声势,却用一汪碧水,滋养着旧城世代的烟火,也藏着每个旧城人记忆里最柔软的部分。

春节时的旧城河,展露出最讨喜的模样。年关刚过,寒气还没散尽,河水却已褪去冬日的沉静,变得明澈又丰盈。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水面,碎金般的光片随着涟漪轻轻晃荡,水底青褐色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偶尔有几尾小鱼摆尾游过,搅起一圈圈水纹,像有人用指尖轻轻挠着河面。岸边那棵高大的黄葛树还没抽新芽,粗壮的枝干遒劲地伸向天空,枝丫间仍挂着几片未掉尽的枯叶。风一吹,枯叶打着旋儿飘落在河面,顺着水流慢慢漂远,倒像是给河里的鱼虾捎去了新春的信笺。不远处的稻田里,新翻的泥土裹着雪水的清冽,混着淡淡的草香,吸一口,满是来年丰收的盼头——母亲河知道人们要开始忙了,便用这满河的清澈,悄悄唤醒沉睡的土地。

一入夏,旧城河就换了性子,成了个野趣十足的少年。几场暴雨过后,河水猛地涨起来,褪去了春日的温婉,变得狂野又奔放。湍急浑黄的水流裹挟着枯枝和杂物,哗啦啦地往前奔涌,撞在桥墩上,溅起半人高的水花,带着一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儿。这时,岸边那棵高大的黄葛树早已枝繁叶茂,浓密的树冠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遮住了毒辣的太阳。当河水消退之后,孩子们最爱跑到树下,脱了鞋踩在河边的浅滩上,任清凉的河水漫过脚踝,看水花溅在裤腿上。笑闹声和水流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旧城夏天最热闹的调子。稻穗已经抽浆,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旧城河的水顺着田埂缓缓淌进地里,稻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像是为丰收酿好了甜美的序曲。

秋天的旧城河,多了几分捉摸不定的温柔。雨水时断时续,河水也跟着时涨时消——前一天还是满河碧波,一场秋风过后,又露出几块浅滩。滩上的野草结了籽,毛茸茸的,引得麻雀蹦跳啄食。黄葛树的叶子开始泛黄,一片片打着旋儿落下,有的落在河面,像小小的船儿,载着秋的诗意漂向远方;有的落在岸边,铺成一层软软的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稻田里早已是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风一吹,稻浪翻滚,稻谷的香气顺着河风飘满全城。农人们忙着收割,镰刀划过稻秆的“唰唰”声和河水流动的“潺潺”声交织成丰收的乐章。旧城河就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像一位欣慰的母亲,笑着收下孩子们递来的成绩单。沙坝滩的那片猕猴桃园,也是硕果盈枝,果香伴着河水飘向远方。

到了冬天,旧城河又回归了沉静,却透着一股绵长的暖意。河水变得格外清澈,能看见水底细细的砂砾。几棵芦苇立在水中,虽没了夏日的娇嫩,却多了几分风骨。黄葛树的叶子已落尽,光秃秃的枝干更显挺拔,像守护者一样立在两岸,任凭寒风呼啸,依旧稳稳地护着这一河碧水。稻田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菜苗挨挨挤挤地生长着。旧城河依旧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静候来年的生机。偶尔有老人牵着孩子在河边散步,孩子指着河里的水鸟问个不停,老人就顺着孩子的话,讲起旧城河的故事——讲它夏天如何灌溉稻田,冬天又如何为鱼虾留住一处温暖的栖身之处。讲着讲着,老人的脸上漾起温柔的笑意。

旧城河,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却用四季的流转,写满了对旧城人的深情。它是春日里的明澈,是夏日里的奔放,是秋日里的温柔,是冬日里的绵长;是岸边黄葛树的坚守,是稻田里的四季飘香,更是每个旧城人永远牵挂的故乡。它是母亲河,是旧城的根,也是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家的方向。


作者:李清富

一审:李丽娟  一校:李清富  二审:张 帆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李清富  二审:张 帆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少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