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水富二中:“345”模式浇灌民族团结教育之花

 2025-10-21 09: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水富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水富二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三项保障、四个融入、五项活动”的“345”工作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三项保障,铸牢民族团结教育根基

水富二中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党总支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校领导班子理论学习重点内容,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民族团结工作。加强师资保障,利用“三会一课”和教职工大会,积极学习民族团结相关内容,提升教师育人责任感。完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学困儿童关心关爱机制,确保教育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四个融入,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

立足课堂,加强学科融入。水富二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堂教学,通过开设专题课程、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以及加强校本课程融入等方式,增强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爱国情怀。例如,开设无人机、编程、非遗、象棋等20多门特色课程,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与融合。力行有成,加强生活融入。该校每年定期开展汉字听写、演讲、朗诵、书法等比赛,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进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知行合一,加强德育融入。该校通过主题党日、团日、队课、班会等形式,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节日期间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融共进,加强社会实践融入。该校落实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的政策,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志愿服务及交流帮扶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五项活动,激发民族团结教育活力

水富二中通过语言文字推广活动、节假日纪念庆祝活动、民族团结实践活动、互助共学活动、校本课程与兴趣班活动,全力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校园氛围。通过制作主题Logo及宣传视频,建设“善美路”文化长廊,让民族团结意识入脑入心。实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周末暖心计划,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

水富二中通过“345”工作模式,让民族团结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开出绚丽之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谭英

一审:李丽娟  一校:谭 英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谭 英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