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19 09:52秋日胜景,黄土生“金”。眼下,永善县茂林镇万亩高山洋芋正值采收旺季。田间地头,一个个饱满的“金豆豆”破土而出,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见证了党建引领下特色产业发展迈出的扎实步伐。
组织引领 夯实产业根基
茂林镇洋芋产业形成如今的兴旺局面,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引领。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和产销对接等工作。组织开展的测产工作也为科学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近年来,在党组织的带动下,不仅种植技术有人指导,销售渠道也拓宽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永安村种植大户王兴辰捡起新挖的洋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家今年种植的百余亩洋芋总产量预计将超过30万斤,纯收入可逾20万元。
据统计,今年茂林镇洋芋种植面积达2.38万亩,预计总产量可突破5万吨,产值超过7000万元。曾经的“土疙瘩”,如今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智慧经营 提升产业效益
在采收现场,一套源于群众实践、得到认可的精细分类方法正在广泛应用。村民们手法娴熟地将新挖的洋芋按品质分级:70%品质优良的作为“商品薯”直供市场,20%品相上乘的留作“种子薯”,剩余10%的小洋芋则用作自家畜禽的饲料,也可以低价售卖给其他农户,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这种分类方法是多年来结合我们高山人民的生活实际摸索出来的,种出的洋芋一点都不浪费。”种植户李启金介绍道。
延伸链条 拓宽增收路径
在党组织的引导支持下,洋芋产业的价值链正在不断延伸。在村民蔡国庆家的院子里,洋芋通过初加工实现了价值提升。“1斤洋芋顶多卖到1.5元,若加工成淀粉,1斤能卖到10元,价值翻了几倍。”他抓起一把雪白的淀粉说道。这种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价值商品的加工方式,为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开辟了新途径。从标准化种植到精细化管理,从鲜食销售到初加工探索,茂林镇的洋芋产业在党建引领下展现出蓬勃生机。稳定的市场为种植户的收益提供了保障,而产业链的延伸则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在稳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洋芋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积极拓展精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茂林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小小的洋芋正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党旗的引领下,这片黄土地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王樱桦 雷雪 余宗满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