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观测员邱云顺:把光阴刻在数据里

 2025-10-10 09: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巧家县大寨镇哆车村白鹤滩村民小组,邱云顺是个“特别的存在”。自1993年10月15日起,他就在白鹤滩水电站施工区从事气象及水位观测工作,日复一日地记录温度、湿度、蒸发量、降水量、水位……一干就是20余年,为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气象与水位数据。

精准、规范、严谨、求真,是邱云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打雷、下雨、涨水,都要按时抄录准确数据。每天8时、14时、20时必须到现场记录,观测要精确到秒,不能有任何差错和延误。早到或晚到都不行,那是重大事故,守时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那个通信与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邱云顺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热烈的掌声,只有一份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年第一次接到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单位交办的气象观测任务时,他既兴奋又自豪,随即动员妻子和3个女儿一起参与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一年,邱云顺38岁。从壮年到暮年,他把最宝贵的年华默默奉献给了这项事业。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电闪雷鸣,他和家人始终坚守岗位,精准记录着每一项关乎电站建设的气象与水位信息。

每月初,邱云顺都要背着上个月的气象观测数据,从白鹤驿道步行至大寨邮政所,将资料寄送给电站工作人员。往返一趟至少需要5个小时。他与电站之间的联系,就靠这样一封封往复的信件维系。“上级部门对我们进行了一年的考验。那一年,我们没有错报、漏报一个数据。第二年,他们才真正把观测任务交给我们。”邱云顺的语气中满是自豪,手中紧握着那些精确到秒的记录表,每一页都写满了观测员的职责与热忱。

由于观测工作需每日值守,不能随意离开,邱云顺一家几乎无法像其他村民那样外出。“当时我最小的女儿才20岁出头,因为工作原因,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离开大寨,但她们从不抱怨,还和我一起记录。”提到女儿,邱云顺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容。在旁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他而言却满是骄傲与自豪。

多种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与报送,全靠人工完成。每个月送出的完整数据报表,都凝聚着一家人的心血。每一次完整而准确的记录,都是他们甘于寂寞、恪尽职守的见证,是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对自我毅力的挑战。“能用精准的气象和水位数据,为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们坚守多久都值得!”邱云顺坚定地说道。


通讯员:王娇

一审:罗 丹  一校:王 娇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王 娇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