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如何通过一瓢水判断河里鱼群的种类?

 2025-09-06 16: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9月1日至5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鱼类逆境生物学研究团队再次走进镇雄县,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赤水河保护区多样性监测。炎炎夏日,队员们一丝不苟地取水、测量、记录,为赤水河源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信息。

测量、记录鱼类数据。

如何通过一瓢水判断河里鱼群的种类?

人类的造血组织是骨髓,鱼类的造血器官却是肾脏。所以鱼类在排泄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红细胞,也就是说,鱼类天生患有“尿血病”。因此,在它们生活的水中,一定会有它们的红细胞存在。

作为低等脊椎动物,鱼类的红细胞中带有细胞核(人类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其中蕴含着它们所有的遗传信息。动物在某个环境中生活,身上的各种信息会携带着自身DNA(如毛发、排泄物等)掉落到四周。因此,通过监测水中存在的鱼类DNA(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可以证实在赤水河中存在鱼类的具体品种。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岩原鲤。

如何通过增设设施保护鱼群的生存环境?

堤坝是重要的防洪设施,对于保护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保护人类的同时,堤坝也阻断了地下水与河流水的交流,导致河水失去缓冲,出现流速加快、急涨急退的现象,这对于鱼类的生存是非常不利的。

研究团队领队、西南大学副教授刘建虎介绍:“我们是想在堤坝保护群众的基础上,建议在河水里人为地设立礁石等建筑,减缓水流速度,为鱼类提供可以栖息的巢穴,类似钓鱼‘打窝子’。当然,在建立巢穴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巢穴的开口方向。要做到在枯水期水位下降时,鱼群能从里面游出来,避免被困其中,适得其反。”

取水采样。

如何通过鱼群的大小推测它们的繁殖周期?

“人的耳朵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鱼类只有内耳。在它们的内耳里有石灰质结石,叫做‘耳石’,每天长一圈,类似鱼鳞上的环纹,称为‘鱼轮纹’。通过解剖观察,可以计算出这条鱼的年龄,进而推测出这种鱼的大概繁殖时间,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保护。”刘建虎说。

在河流保护的实际工作中,做到全时段、全河段保护投入的人力、物力需求极大,推测出鱼类的繁殖期,也就是在重点时段进行有效保护,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造成浪费。

西南大学研究团队成员开展工


本次监测中,团队发现,赤水河水质已有明显改善,下一步,团队还将继续定期开展监测,加强分析研判,根据实际数据完善调查报告,为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更科学的建议。


通讯员杨韬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杨 韬  二审:郭 倩
二校:彭晓雨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杨 韬  二审:郭 倩
二校:彭晓雨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镇雄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