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31 10:15自1998年起,为服务城市发展,昭通市昭阳区、镇雄县、彝良县等县(区)陆续开展征地拆迁,累计产生5.94万户安置家庭、11.76万需安置人口,其中昭阳区10.36万人、镇雄县9725人、彝良县4300人。
“必须下定决心把这件民生‘老大难’办好,两年内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明确要求。结合推进城市更新新形态建设与“千万工程”模式应用,昭通市制定出台昭阳区、镇雄县、彝良县“1+2”安置方案,一场跨越多年的安置攻坚战正式打响。目标明确:2025年要安置20984户家庭、37293人;2026年再安置15081户家庭、18378人。
担子最重的昭阳区推进扎实有力。经多方比对安置模式,最终选定“划地安置+统规联建”作为主路径,计划两年内建成48个安置点。目前,所有安置点已完成土地规划,其中5682亩获正式批复。2025年计划建设的30个安置点中,14个已于7月底前进场施工,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安居梦”正加速照进现实。
安居是民生的根本,更是发展的底气。昭阳区太平街道邓家营盘安置点的94亩土地已平整完毕。“看,那就是我家分到的地!”石渣河社区6组村民祁世平指着远处分地标识牌说,“现在政府统一规划、村民组织施工单位统一建新房,打算将安置的房屋装修成民宿租出去,多份收入。”据了解,该安置点126户村民已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联建委员会,委托社区集体公司招标确定施工单位,近期将开工建设新家园。
昭阳区北闸街道邓子社区共有安置群众295人。社区居委会委员李行章看着即将动工的安置点感慨:“当年为支持职教园区和红路安置点建设,社区上千亩土地被征收。现在安置点选在这里,前有利济河和万亩果园,旁接高速公路入口,风景好、交通便利,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昭阳区龙泉街道官坝地块二安置点施工方7月30日已进场。项目负责人介绍,清表工作全部完成,土方外运开挖2.5万立方米(完成50%),土夹石回填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9月10日完成场平移交。同时,街道正推进经十七路、金鹰街、龙泉二支路3条断头路打通工程。
在昭阳城区二环西路吾悦广场与213国道之间,凤凰街道母鹿、荷花失地农民安置点3号、4号、5号地块已全部平整,形成“L”形区域,面积165亩,相当于16个标准足球场。每个地块的联建委员会已经选出每个组团的群众代表,各家已经抽签确定了自家房屋的位置,大家正一起优化户型,期待着开工建房;街道办公开遴选了一批有资质的建设单位,让群众全程参与造价比对,自愿挑选。凤凰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办事处将组织群众建房,严选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施工队,全程把控质量进度,按规划高标准推进,确保群众早日住上安全房、安心房。”
从一纸蓝图到一片热土,昭通市正以最大决心,将多年的“民生痛点”变为全速推进的“建设重点”。平整的土地上,正生长出一个个幸福的家。路网在打通,房屋在建设,昭阳大地上以及镇雄、彝良的安置点里,“安居”与“乐业”交织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场跨越20余年的安居接力,最难的路段已跑完,正朝着终点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