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29 10:0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这个孩子家教不错”“这个孩子习惯很好”……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因而各个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也千差万别。家规家教,作为家庭文化的核心载体和家庭教育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家规家教,不仅能够为家庭成员提供明确的道德与行为准则,还能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家庭和谐。
孩子面对家庭规则,发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与别人家孩子不同而感到困惑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这种差异:
了解孩子不满的原因。家长在应对孩子不接受家庭规则时,首先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情绪。通过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不满,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受。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宝贝,感谢你这么信任妈妈,把自己心中的疑问和想法告诉了我,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可以和我谈谈,我们一起讨论如何改进。”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观点,引导孩子分析其他孩子行为的利弊,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解释规则的重要性。父母应向孩子阐明家庭规则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意义,让孩子理解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并更愿意接受,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引导孩子探究不同家庭规则背后的原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规矩,这取决于各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我们重视健康饮食,所以我们会限制零食的摄入量。”
引导孩子自我反思。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其自我反思。让孩子认识到自身行为与家庭规则的偏差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引导方式既能促进孩子自我纠正,又能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会宽容与承担责任,比如,“我们要理解不同家庭规则的差异性,就像有人偏爱西瓜,有人喜欢草莓,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
表达爱和支持。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尽管家庭规则可能存在差异,但对他们的爱与支持始终如一,“无论规矩如何,爸爸妈妈都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同时,父母应鼓励孩子随时和家长交流:“以后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随时交流,我们一起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
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父母应该确保家庭规则既合理公正,又符合孩子的年龄与发展特点。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孩子的感受与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接受度。例如,“宝贝,我理解你可能觉得不公平,让我们共同讨论,或许能找到折中方案……”制定规则时应让孩子参与其中,使其感受到这是家庭共同决策的结果。同时,规则表述需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以便孩子准确理解并遵守。
昭通市幼儿园 蒋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