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水富:六举措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2025-08-23 20: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水富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筑牢民族团结之基,推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领航,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专题听取民族工作情况汇报。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传等活动,营造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不断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将民族工作融入大党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实施“组织联建、地企联动、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培”五联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等同频共振,以“党建链” 赋能“产业链”,为水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产业驱动,激活各民族群众发展引擎

水富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港口经济、园区经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优化产业格局。近年来,全市签约招商项目12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6.7 亿元。2024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89亿元,同比增长6.2%。成功引进中晟、锂宸等10余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其中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深度合作。这些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各民族群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立足水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聚的主阵地,制定《水富市“千名领导挂千企,当好暖心店小二”主题活动方案》《水富市驻企联络员服务保障办法》,采取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的专班运作模式。所有领导干部驻在一线、盯在点上,全方位上门为企业提供 “保姆式” 服务,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备案、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代办,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水富市不仅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兴业,也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推动互嵌共富,绘就民族团结幸福画卷

在水富市,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模式正在蓬勃发展。紧扣产业强市目标,当地大力支持园区企业提供多种岗位,吸纳招聘各民族群众就业,确保稳定增收。积极推进“万企兴万村” 战略,不断改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工业产业的发展,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职业技术培训、子女上学、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如今,水富市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夯实经济基础,深化民族团结发展内涵

水富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发展共同体,推动区位、开放等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202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5元,同比增长5.2%。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成果体现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增进团结上,让各民族群众共享普惠开放成果。

创新社会治理,编织民族团结稳定网络

水富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基层治理内容,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共治共享。通过夯实 “三项措施”,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城乡党建 “七联七促”结对共建行动和全市领导干部挂村包片联网格为载体,细化网格,统筹全市机关干部力量,全市干部职工带头深入村(社区)调研,及时解决矛盾纠纷。推广乡村治理委员会,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让民族团结进步“顺民意”,推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健康发展。构建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格局,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持续强化依法治理、完善网格管理,常态开展扫黑除恶,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所有宗教场所情况 “四清”、问题“零发生”。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先后斩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云南省“美丽县城”等称号。


文:水富市委统战部办公室

图:谭兴华、刘伟


一审:陈忠华  一校:彭晓雨  二审:聂学虎
二校:杨 杰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彭晓雨  二审:聂学虎
二校:杨 杰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