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回头看”要“看群众”

 2025-08-19 10: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找准问题,对查摆问题开展“回头看”。

“回头看”是检视问题的显微镜。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以群众满意度为评判标尺,聚焦群众关切,对问题再梳理、再剖析、再研判,精准“把脉”后开具“靶向”处方,明确完成时限;对整改再加力、再深化,重点看集中整治是否落细落实,整治成效是否可见可感,问题现状是否焕然一新。唯有沉到一线查摆痛点堵点难题,动真碰硬推进整改,最终将学习教育的“无形”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成果,才能在作风转变上交出群众满意的“优异答卷”。

以实干为民纾困,是通向民心、回应期盼的最短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将学习教育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能,把学习成效具象为人民群众节节攀升的幸福指数。坚持“身入心至”,以现场办公的“风尘仆仆”架起干群“连心桥”,扑下身子沉到意见集中、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面对面”聆听心声、“点对点”解决问题。

“回头看”是基础,“回头干”才是关键。因此,要强化“干”的精度,锁定问题核心,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匹配解决措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短板拾遗补缺,瞄准弱项“加温补火”,揪住不足回炉返工,确保药到病除,才能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履职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

“回头看”为“长久立”打好基础。这就要抓实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举一反三堵塞漏洞,通过化解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坚持“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一线解题”检验整改成效、“常态监督”巩固治理成果,主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构建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的常态机制。


通讯员:邱有昆

一审:刘静涛  一校:邱有昆  二审:杨超烨
二校:崔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刘静涛  一校:邱有昆  二审:杨超烨
二校:崔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群众 八项规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