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昭通实践④ | 昭通:着力打造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

 2025-08-17 08: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昭通着力提升天麻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天麻品牌培育文章,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走出了一条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的增收致富路。

眼下,正值天麻种植黄金期,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宝藏村村民姜庆坤正耐心地传授女儿天麻种植技术。姜庆坤家世代种植天麻,前些年因天麻产量低,他选择外出务工。随着近年来天麻产量、产值提升,姜庆坤选择回乡种植天麻。

“以前1亩天麻产量是1000多斤,现在1亩3500来斤,能卖10多万元。我现在种10多亩,一年毛收入有100多万元。”姜庆坤说。

据了解,在2020年之前,当地村民种植天麻所用的菌种均为自行培育,不仅存在产量偏低的问题,还伴随着较高的种植风险。

昭通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程立君指出:“初期农户种植天麻时,种源都直接采自野外,这导致种植后产量既不稳定又难以提高。”

为破解天麻产业发展瓶颈,昭通构建全国最完整的乌天麻种质资源体系,保存163份全国天麻种源,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天麻萌发菌、蜜环菌种质收集与良种繁育,选育出“昭乌麻1号”“滇乌麻1号”“滇乌麻2号”等天麻品种,天麻“两菌”自给率从2023年的25%增至今年80%以上。仅昭通学院就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天麻产业学院,形成天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服务昭通天麻产业发展。

“我们依托昭通天麻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天麻做了一系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申请专利45项(6项已实现成果转化),制定团体标准9项,与国内外1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昭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鸿高说。

为了加快天麻科研成果的转化,昭通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4家“两菌”标准化生产企业,年产1200万瓶(袋),解决了“无菌不种麻”的难题。以天麻伴生菌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云南森浩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两菌”能力达190万瓶。

“我们与科研院所研发的‘乌天麻’菌种,每亩可为农户增收4000元以上。目前,科研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菌种已销往全国所有适合种植天麻的地区,去年产值超1000万元。”云南森浩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龙通鸿介绍。

昭通是世界优质天麻种源基地,素有“中国乌天麻之乡”的美誉。目前,天麻已被正式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天麻种植面积达11.57万亩,鲜天麻产量5.82万吨。截至2024年,有机认证面积达10万亩,综合产值达93.91亿元。

有了“好资源”的同时,昭通还在“好品牌”上持续发力,全产业链培育天麻品牌,产品涵盖药品、保健品、食品、日化品4大类32个品种。昭通以天麻这张名片引进的第一家深加工企业——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通过“天麻精粹+道地药材”的创新工艺,成功研制出天麻醒脑胶囊,天麻的附加值提高10倍。2024年,公司生产的天麻醒脑胶囊销售网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沿海城市的销量逐年攀升。

“以天麻为原材料的药品在市场上一直都很受欢迎,产值从建厂初期的几百万元,增长到去年的近3亿元,翻了几十倍,我们对产品是非常看好的。”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关祥信心满满地说。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天麻产业,昭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严格审核企业用标资质,目前已有23家企业获得证明商标使用权,用标企业产值总和达3.164亿元。品牌建设带动了产业价值提升,“昭通天麻”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十大云药”等称号。昭通天麻加工产值从2020年的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91亿元,加工增值率达120%。

下一步,昭通将紧扣品质提升、品牌升级、产业链延伸三大核心,全力打造昭通天麻这张走向世界的“金色名片”。

“为做大做强昭通天麻产业,我们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一方面是规模扩张,2025年天麻种植面积达10万亩,2026年11万亩,2027年12万亩;另一方面是品牌突破,2025年进入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第42位,2026年力争到第35位,2027年力争前30位,品牌价值突破120亿元。”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局长梅春表示。


记者:黄庆波 杨金飞 王国江 单虹  文/图

一审:黄庆波  一校:杨金飞  二审:谭泽涛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黄庆波  一校:杨金飞  二审:谭泽涛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