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3 17:098月4日至8月10日
昭通市昭阳区反诈中心
拨打预警劝阻电话267个
接受电话咨询315个
发案的诈骗类型
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
关闭腾讯保险、虚假服务类
受害人年龄分布
20岁至30岁占比50%
40岁至50岁占比50%
2025年8月4日,M某报警称:在手机上刷谷歌新闻时,网址跳出一个广告链接。通过点击链接下载了一个APP,注册登录后,里面的 “客服” 称只要充值10多元完成任务、截屏,就可以获得返利。其陆续完成几单后成功获得了返利,但准备提现时,显示提现失败。询问 “客服”,被告知因为操作失误,提现通道被冻结,需要继续充值8000元才能提现。充值成功后,对方又以需要重新做任务才能提现为由,让继续充值做任务,直到连续操作3次还不能提现,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27500元。
受害人起初因收到小额返利,即使明知刷单违法,仍抱有 “赚几单就收手” 的心态,不断投入资金,试图通过冒险获取更多收益。
诈骗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短信、招聘平台等渠道发布 “高薪兼职”“轻松赚钱” 等虚假信息,吸引有兼职需求的人群。例如,以 “点赞领红包”“刷单返利” 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 APP 或加入微信群。
初期,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完成小额任务(如点赞、关注公众号),并快速返还本金和佣金,使受害人误以为是真实可靠的兼职机会,从而放松警惕。
当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会以 “高返利”“连单任务” 等为诱饵,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刷单或充值。此时,受害人可能因前期小额收益而忽视风险,继续投入资金。
当受害人完成大额任务后,诈骗分子会以 “系统故障”“操作失误”“账户冻结” 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并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以 “解冻账户” 或 “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利用了受害人的 “沉没成本” 心理,使其因不甘心损失而持续投入。
切断联系完成诈骗
当受害人意识到被骗或无力继续投入时,诈骗分子会立即切断联系,消失不见。
所有的刷单返利、点赞返利、关注返利、完成转账任务返利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天上不会掉馅饼,有的都是陷阱。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QQ、微信,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扫描未知二维码,不随便进入可疑群聊,更不能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2025年8月7日,Z某报警称: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网友,对方自称是一名军人,想与其交朋友。在多日的嘘寒问暖后,两人确认了网恋关系。在取得其信任后,“军人” 男友称他舅舅是北京中国石化管理石油的高管,现在手上有个高额回报的项目,但他现在在部队没有外网不能进行操作,让他父母帮忙做也一直学不会,所以让其帮忙。其通过 “军人” 男友发送的网址链接下载了“燃油宝”APP,根据提示登录了“军人”男友提供的账号,在该APP上购买原油股票。大概帮忙操作三四天后,“军人”男友让其也申请一个账户,两人一起赚钱。其按照之前的操作在该APP上购买原油股票,大概操作了十几天左右后,发起提现一直显示失败,联系“客服”,称需要上税后才能提现,让继续转钱,其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共计损失20000元。
受害人与自称 “军人” 的网友交往,被甜言蜜语诱惑,提升了信任感。在观望对方 “赚钱” 后,幻想对方与自己确有真感情,既能获得感情,又能通过投资理财实现快速的财富积累。
诈骗套路解析
骗子通过婚恋平台或社交软件伪装成 “高富帅”“白富美” 等成功人士,以嘘寒问暖、分享生活细节等方式与受害者建立亲密关系,逐步瓦解其心理防线。
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营造 “稳赚不赔” 的假象,诱导其加大投入。
切断联系
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骗子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或直接拉黑受害者,导致其血本无归。
网络投资需谨慎,投资时请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轻信全是陌生人的群聊,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投资软件,不要相信稳赚不赔的投资,不要轻易相信 QQ、微信群里所谓的 “民间高手”“行业专家”“精英”。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关闭腾讯保险
2025年8月7日,X某报警称:接到了一个00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腾讯官方”客服,称其开通了腾讯的百万保险,如不关闭将每月扣除800元费用,问其是否取消。其听后表示要立即关闭此项业务,接着对方口述了一个网址链接,让其点击进入网页联系在线客服申请关闭。在填写申请关闭后,对方又发送了一个安装包,叫其下载“智排管家”APP。下载安装后,对方就让其点击“启动智排管家”按键,让把弹出的业务编码ID告诉他,随后其手机屏幕就黑屏了。询问对方,被告知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避免被自动扣费。操作期间,手机屏幕一直黑屏状态,偶然还会亮屏。大概操作一小时后,对方挂断电话,手机才恢复正常。查看手机银行,钱没有了,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20000元。
受害人对 “不取消将扣除费用、不取消将影响征信” 等信息过度恐慌,急于要取消业务,从而被诱导开启共享屏幕,提供个人信息。
诈骗套路解析
冒充平台客服,制造恐慌
诈骗分子冒充腾讯保险、抖音平台客服或者银联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开通了 “腾讯微保”“直播会员”“免密支付” 等功能业务,如不关闭将每月自动扣费800-3000元不等,再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网页查看 “假业务”,同时声称扣费失败还会影响征信,引起受害者恐慌。
诱导下载会议软件,远程操控转走资金
要求用户下载不明会议软件(如 “中银会议”“银联会议” 等),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权限,进而窃取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转走资金。
凡是主动拨打电话,声称不关闭某项业务就扣费的,都是诈骗!不要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更不要开启远程操控功能!
虚假服务类
2025年8月10日,L某报警称:其在快手平台上联系主播,主播称可以帮其恢复快手聊天记录。其按主播要求下载“钉钉”“腾讯会议”等APP,并称其微信有限制,需解除限制,后续会退费,便引导其扫码支付。其扫码后要求退费,主播称24小时后会自动退回。到24小时后,退费未到账,其再次联系主播,主播又引导其加群,在群内发多个红包。发完红包后,主播称可以给他退费。在退费过程中,主播又以其老板称金额太大,还需要转1000元手续费再给其办理退费,其才意识到不对劲,共计损失9595.91元。
受害人因技术认知盲区易轻信权威伪装,一方面试图挽回前期损失,另一方面因骗子承诺“会全额退费”而持续转账。
诈骗套路解析
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如社交软件、二手交易平台等)发布虚假服务广告,声称能提供技术型服务,吸引有需求的用户。
以“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手续费”等名义要求用户转账,通常先以小额金额试探,待用户信任后逐步增加金额。
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私信,务必通过快手官方渠道核实客服身份。拒绝下载不明 APP,避免进行屏幕共享、人脸识别等高风险操作。任何涉及转账、提供验证码的要求,务必谨慎核实,切勿轻易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