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中国农网丨为烟田把好“脉” 让沃土育金叶

 2025-07-29 10:27  来源:中国农网

土地是庄稼的命根子,也是烟叶品质的基石。为了摸清这片土地的“脾气秉性”,让每一块烟田都发挥出最佳效益,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近年来下足了“地头功夫”。他们从一袋袋土壤样本的采集分析开始,到推广农家肥、种植绿肥、科学轮作、深耕晒垡、土壤改良,系统推进烟田土壤保育,目标只有一个:养好地,出好烟,为彝良烟叶的持续优质高产打牢根基。

土壤检测:为烟田建“健康档案”

晨雾尚未散尽的烟田里,技术员半蹲在采样点,手中的不锈钢铲垂直刺入大地。随着铲子深入,20厘米深处的耕作层土壤被取出。他利落地刮去表层杂质,将土样装入贴有标签的样本袋。旁边,同事正用手机核对经纬度,在记录表上飞速填写:“土壤类型:沙壤土;前茬作物:玉米;采样深度:20厘米……”

烟田风光。

去年2月,彝良县植烟土壤采样工作全面启动。前后超过1000个采样点覆盖全县植烟区域,第三方植保团队采用标准化网格布点法采集土样,同步记录地形、耕作史等指标,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数据,构建全县烟田“土壤健康档案”,为烟田规划、改良培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通过“健康档案”和辖区实际,彝良县局(分公司)剔除土质黏重、透气性差、排水不畅的地块,重点向发展生态条件好、烟叶质量优的坝区、山区烟田转移,优化烟区布局,从源头优化烟叶生长环境。

土壤改良:激活烟田“自愈力”

彝良县局(分公司)围绕技术改进、土壤保育、绿色赋能等多维发力,努力取得“1+1>2”的整体效果。

推广绿肥轮作模式,鼓励烟农在烟田冬闲期种植紫云英、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并翻压还田。绿肥分解释放出大量养分,为后续烟株生长储备充足的营养,大幅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保水保肥性能,经测算,通过绿肥翻压可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改善团粒结构;

推行农家肥科学堆捂技术,整合牲畜粪便、秸秆等资源,精准配比、发酵腐熟,生成富含氮磷钾的生态肥,有助于提升烟叶品质,实现绿色循环;

推行冬耕晒垡技术,依托大型农机设备开展作业,烟田深耕深度突破35厘米,促进深层养分释放。深耕后,辅以“阳光消毒”晒垡,利用紫外线天然杀菌的特性,加速有机物分解,打造疏松透气的土壤,为烟苗根系生长筑牢基础。

“通过烟站土壤保育的技术指导,这些年明显感觉土壤更好了,烟叶的病害也少了。烟的质量越来越好了。”烟农韩德高一边翻压绿肥一边说道。

除此之外,彝良县局(分公司)还坚持创新驱动,联合植保团队,针对土壤酸性较重、不保水不保肥、根结线虫较多的烟田提出了土壤改良方案。

“今年集中采购的土壤改良剂,效果应该很不错!”彝良县龙街乡烟农林远一边领取药剂一边说。

为帮助烟农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土壤改良剂,彝良县局(分公司)在广泛征集烟农的改良需求后,由烟叶科牵头进行市场考察、价格谈判和质量验收,各乡镇烟农委托合作社根据需求量开展“带量采购”,既保证了土壤改良剂质量又争取到了相对较低的价格,让烟农享受到了省心实惠的代购服务。

在起垄时,将土壤改良剂与复合肥、有机肥等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基肥施入烟田,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满足烟株各个时期生长发育需求,同时抑制土传病害,提升土壤“自愈力”,能有效解决烟株后期早衰问题。彝良县局(分公司)烟叶分管副经理说。

行者无疆,沃野长歌。烟田土壤保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征,从经验判断到“把脉养地”,从化学改良到“生态复健”,彝良烟区正透过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绿水青山间写下最厚重的“金色答卷”。


来源:中国农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