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25-07-07 16:06他是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从滇西密林一路辗转至缅印边境,亲历日寇“三光”暴行的残忍,见证远征军缅北反攻的艰难胜利;他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亲历者,在战场负伤,九死一生。如今,这位99岁的老人——普正发,坐在双柏县法脿镇下法郎村的老屋前,用回忆还原一个“少年兵”的人生轨迹。
1926年11月出生的普正发,是家中7个兄弟姐妹中的老二,家境贫寒,自小未曾读书识字。1941年冬天,普正发被抓壮丁入伍,“那年我刚过15岁,当时的情况是每家每户要出一个壮丁,我就跟着队伍走了。”老人回忆,那时并无选择的自由,自己也不清楚将被带往何处。从楚雄出发,一路南下,他开始了10多年的从军生涯。
1942年2月,普正发跟随所在的中国远征军第六军93师进入缅甸参战。此次远征,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战线最远、伤亡最重的海外战事之一,数万名将士殒命异国。“缅甸林子深,路走不通,天上是日本飞机,不时丢下燃烧弹。”普正发说,燃烧弹一旦投下,顿时烈焰腾空,丛林化作火海,至今依然是他记忆中最可怖的战场景象。
“白天夜晚都在赶路,不吃不睡,密林里有毒蛇,不断有战友病死。”后来,普正发与部队进入印度,又随新38师、新22师等部整编为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起,中国驻印军开始发起缅北反攻。抗战胜利后,普正发随部队于1945年8月赴越南河内,见证日军投降。
1946年春,国民党将驻越部队通过海路运往东北。普正发所在第93军被派驻辽西一带。“我去过锦州、通辽、义县。”他说,当时战斗密集,战死者众多。辽沈战役后,第93军覆灭。1948年10月,辽沈战役结束,普正发主动脱离国民党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119师356团,随部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
1951年4月,普正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先后在伊川、铁原、平康、南川店等地作战。他参与了金城反击战,在一次掩护战友突袭美军地堡时,普正发腰部中弹,后又被炮弹碎片炸伤右腿。“碎片卡在腿里,后来才取出来。”他说。1955年,因伤病复发,普正发申请退伍,结束了军旅生涯。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普正发亲历了无数战友的牺牲。“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算很幸运了。”作为亲历者,普正发深深了解战争的残酷本质,战争的伤痛已深深植入他的身体,腿伤、腰伤至今仍会在阴雨天发作。“希望年轻人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普正发说。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