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23 10:45近日,南方电网云南昭通镇雄供电局1小时精准破解线路故障,为保障山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镇雄县西半部分地处雨雾与雷击频发的高寒山区,境内10千伏输电线路瓷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绝缘性能极易降低,且雷击风险较高,进而引发小电流接地故障。尤其是当瓷瓶雷电击穿点仅有针眼大小,肉眼难以察觉,这给查找故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月中旬,南方电网云南昭通镇雄供电局赤水源供电所管辖的110千伏赤水源变电站10千伏五德园区线路便遭遇了此类问题。该线路晴天时能正常运行,但每逢下雨天就频繁跳闸,待降雨停送电后又可恢复运行。在持续数日的雨天里,输电线路一周内竟跳闸五六次,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赤水源供电所多次组织人员排查均未找到故障点,随后,联系配电管理所和营配指挥中心共同查线,但仍然毫无头绪,故障查找工作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冥思苦想解决方案时,赤水源供电所结合配电管理所和营配指挥中心的现有设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故障查找方法:他们首先圈定一个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选取了一段长度为50基电杆范围内的测试线路,将其两端与主线路断开,接入便携式升压设备进行升压操作。当电压升高至9千伏时,故障点开始发热。与此同时,无人机迅速起飞利用红外线扫描功能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扫描。通过分析热成像图案,可精准定位到瓷瓶雷击放电点。
这一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故障查找效率,缩短了查线时间。以往采用人工巡线和无人机巡线的方式,耗费多天也未能找到故障点,而运用此创新技术后,仅用1个小时便成功查到了故障点,有效解决了110千伏赤水源变电站10千伏五德园区线路瓷瓶雷击故障问题。
此技术在实践中成功后,镇雄供电局立即组织配电管理所、营配指挥中心和赤水源供电所在赤水源板桥实训场开展故障查找联合训练,进一步固化经验,巩固技术创新成果。目前,该技术已在镇雄供电局推广使用。
通讯员:温道鹏 范祠兵 高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