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盐津:菜籽飘香产业兴

 2025-05-18 08: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初夏时节,盐津县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梯田层层叠叠,10万亩油菜褪去了金黄的外衣,饱满的菜籽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植物油脂特有的芬芳。

走进柿子镇三河村的油菜种植基地,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200余亩油菜秸秆壮实挺拔,荚角饱满,在温暖的阳光下,微风拂过,泛起阵阵金色波浪,浓郁的菜籽香气沁人心脾。

眼下正值油菜采收的关键时期。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紧张有序地开展采收工作。他们采用“晒、打、筛”的传统技艺,同时结合现代农机设备,将黝黑发亮的菜籽从晒干的菜荚中分离出来。田间地头,农民们喜悦的笑脸格外醒目,他们娴熟地忙碌着,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盼。

这片“金色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播种、管护到采收的完整周期,基地吸纳了众多留守劳动力,让群众实现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

今年,盐津县油菜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推广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全县油菜种植规模已达10万亩。这些油菜田不仅是农民的“希望田”,更成为盐津县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据统计,今年油菜籽产量达1.3万吨,预计实现产值900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4000元。

油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多元动能。在种植环节,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方法,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性培训,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水平。此外,油菜产业还横向带动了菜籽油加工、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从“金色花海”到“绿色油仓”,盐津县的油菜产业实现了华丽蜕变。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盐津县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员:黄成元   万晓艳   文/图

一审:谭泽涛  一校:黄成元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谭泽涛  一校:黄成元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