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金江,峡谷柔波;初心永铸,上善若水。地处川滇交界、金沙江南岸的永善县,曾是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就是云南与中原地区各民族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汉、彝、苗、回等38个民族近46万人在这里共同生活,携手迈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奏响团结曲,开出幸福花。近年来,永善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巩固提升“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互嵌交融,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12 10:28欢乐金江,峡谷柔波;初心永铸,上善若水。地处川滇交界、金沙江南岸的永善县,曾是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就是云南与中原地区各民族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汉、彝、苗、回等38个民族近46万人在这里共同生活,携手迈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奏响团结曲,开出幸福花。近年来,永善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巩固提升“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互嵌交融,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健全运行机制,夯实创建基础
永善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永善县积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路径,探索联创联建模式。通过参加“奇石林立根连根 携手共绘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系列活动,永善县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和灌南县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联盟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永善县还与上述四县(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民族工作部门签订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联盟框架协议》。通过跨区域协作交流,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实施“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三交”
着盛装、品美食、赏歌舞,各族群众手牵手,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鞭炮声、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在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每年的彝族火把节精彩纷呈,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体验。
永善县民宗、文旅等部门联动,统筹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以旅为媒架起交流桥梁,以旅促融合绘就团结画卷,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紧扣“壮美永善·欢乐金江”主题形象,以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全景永善”为方向,构建“一城三片两带八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推动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以“云上草原、浪漫马楠”为主题,以节为媒、借节传播,把马楠苗族花山节打造成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旅游发展的盛会、民族团结的盛会。
加强引领,培育示范景区。云上马楠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兴街道明子村干海自然村荣获“云南省最美乡愁地”“金牌旅游乡村”称号。
通过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永善县处处呈现互嵌发展、文化交融的动人场景。各民族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永善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与善仁、居善地、心善渊、谋善事”的中华“善”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传承和保护伍寨月琴、马楠芦笙、金江狮舞、毕摩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开展月琴、芦笙、狮舞、蜡染、刺绣等培训,收集民族古籍近100卷,开展古歌、苗医药等非遗资源的整理工作。据统计,全县有非遗项目123项、代表性传承人111人。
全面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以永善的故事、人物、风情等为素材编纂读本,广泛践行和弘扬“善建者·永”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创作了《望月郎》《故乡飞出的阿斯牛牛》《索玛花开·幸福来》等优秀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文化交流舞台,促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中互学、在交流中互助、在交融中互鉴。
金江潮头乌蒙峰,示范创建竞风流。永善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传承、弘扬曾泽生将军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挖掘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溪洛渡水电站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放歌新时代,唱响溪洛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