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民族团结|从“小问号”到“大团结”

 2025-04-28 10:4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读幼儿园时,我多半时间是快乐的,但也有让我感到很苦恼的时候,比如在民族团结宣传月,妈妈总能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各种各样的民族服装:“婧琳,今天你穿这套,明天穿这套,后天……”这让我很不开心。因为我看上去比同龄人要高一些、胖一些,再漂亮的民族服装穿在我身上,我也高兴不起来,为啥要穿民族服装呢?

盐津县黄葛槽小学杨婧琳。

上小学后,学校经常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关于民族团结的活动,比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中华民族一家亲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识,也让我结交到了一位彝族好朋友。课后,我会帮他辅导功课,和他一起玩耍。我们互相询问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我妈妈会送给他黄粑、猪儿粑等美食,他也会把珍爱的、漂亮的银饰送给我。相处久了,我们亲得像一家人。

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家人最爱去豆沙古镇游玩。每每看到那被马蹄踏出来的凹槽,我总有一种想把自己脚丫子放进去的冲动。站在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前,我踮起脚尖,试图读懂那122个文字时,仿佛看到了带着使命来到这里的袁滋。他笑着说:“小朋友,1200多年前,我和我的同伴奉命从京城长安出发,来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为了记录云南与中原血脉相连、团结统一的历史,我特题记于此。”朋友们,你们有过这种感觉吗?在某一刻,时间的距离被消弭,过去与现在仿佛重叠在了一起。

你看,水田易地搬迁户与当地居民正以“百花齐放”为主题,不分你我,欢聚一堂,尽情表演着各个民族的歌舞。你看,来自全县10个乡镇的14000多名父老乡亲正在水田这片热土上扎根、繁衍生息!我的家乡盐津,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多彩的民族文化让它充满了吸引力。在盐津,你可以白天去多巴胺老县城逛上一天,晚上欣赏滨江大道的夜景;你可以在农历五月穿上盛装前往滩头、兴隆两个苗族融居地,与当地居民一起跳芦笙舞、爬花杆,共度花山节,还可以去豆沙古镇品尝美食,漫步五尺道。

曾经,我脑海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世上有奇迹吗?如果有的话,它是用什么创造的呢?直到我看到豆沙古镇逐渐成为一个秀丽的历史文化小镇,看到盐津人民在异地他乡同心协力、各民族携手共融,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模样时,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世上是有奇迹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今年11岁的我终于明白了妈妈为什么希望我在民族团结宣传月穿民族服装,那是因为她希望我能从小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帮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现在的我,每次穿上民族服装都特别骄傲,因为我们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盐津县黄葛槽小学 杨婧琳

一审:李丽娟  一校:杨婧琳  二审:单 娟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杨婧琳  二审:单 娟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