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5-04-27 16:41人物简介
夏吟,文艺学硕士,高校中文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作品刊于《十月》《当代》《诗刊》等,出版个人专辑5部。
记者:夏老师,从您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细腻的情感,您还记得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吗?
夏吟:不同时期对我影响较大的书各有不同。最近,我正在看的书是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德里纳河上的桥》,这已经是我第三次阅读这本书了。这是一本真实反映波斯尼亚历史的小说,2012年,我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访问塞尔维亚,做出访功课时淘得了这本书,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会那么大。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来您对昭通的历史文化格外关注,文化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思路?
夏吟:我反复阅读和研究《德里纳河上的桥》,把写一部反映昭通300多年历史的小说作为目标。因此,我开始深入研究昭通的历史文化。在阅读昭通历史文化书籍和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将资料分享到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上,吸引了许多人帮忙收集、整理历史资料。
文化可以成为地方发展的支柱,以《德里纳河上的桥》为例,这部小说不仅让德里纳河上的石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还使桥所在地维舍格列城成为了欧洲热门景点,可以说,没有安德里奇的这本书,维舍格列城不值一游。如果昭通的作家们能写出三五部基于昭通历史文化、有思想深度和史诗般的力量的小说,未来昭通的发展就有了新的思路。可惜的是,昭通的小说家多数让小说隐身在故事没有地名、人物没有来处、风物没有落实的、虚构密度较大的写作中,这让我这个小说写作新手很着急,于是准备自己“下水”。
记者:作为一名师者,您认为读书与命运的转变,在新时代将发生什么样的碰撞?
夏吟:在我从事教育工作期间,我用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写作爱好去影响我的学生,那些跟随我坚持阅读和写作的孩子们都收获了精彩的人生。
记者:可否分享一下您喜欢的一句话或者一句诗?
夏吟:在此,我分享一首我新写的诗歌,同时,以此致敬昭通最热爱读书并写出了《神史》的孙世祥。
《小雪发拉》:上午到大红山祭奠了孙世祥后/下午我离开落雪的发拉村前/友人在孙世祥家房前的菜畦里/砍了青菜白菜,拔了红萝卜/扯了葱葱蒜苗,放在我车上/我多想就留在这山水田园/种菜、读书、写作,散步时/在山上捡拾玛瑙或蘑菇/每天在手机上接收两三句/来自你的问候,在诗文中/把我前半生流过的泪/导引到我文字的菜畦中/滋润我余生每天纯净的微笑/我要在菜畦深处,为你埋下用松茸浸泡的一坛老酒/等你来品,但不许喝醉/只对饮下养生悦情的古意。
记者:唐龙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