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26 10:357月中旬,鲁甸县砚池街道“清凉一夏,情满砚池”旅居避暑活动火热启动,川渝游客在19.9℃的清凉中连呼“巴适得很”。这场“温度营销”的背后,是鲁甸县委、县政府破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民生课题的创新实践——将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书写在避暑经济的蓝图上。
2024年,鲁甸党政考察团赴外学习后迅速锚定“清凉资源”转化路径。2025年4月,“旅居云南·避暑鲁甸19.9℃”川渝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与四川美途众合康养旅游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重庆解放碑商圈巨屏亮起鲁甸宣传片时,鲁甸这座高原小城的避暑IP正式破圈。
安居新业态
闲置房变身“黄金屋”
今年5月,砚池街道整合卯家湾安置区集体经济和群众闲置房源50余套进行改造装修,委托企业引流游客。湖南、福建、四川等地的旅居客人陆续来到鲁甸。
砚池街道福泽社区居民吴春华是从梭山地质灾害点搬迁到卯家湾安置区的,他做着电器生意,常年不在家,房屋空置。“我听说政府要整合房源提供给旅居客人住宿,就主动找了社区干部,夏天租给客人住,还能增加收入,过年自己也能回家住,两全其美!”像吴春华这样的居民还有几十户,都愿意将闲置房屋提供出来。通过“集体、群众提供房源+企业托管+街道监管”方式,砚池街道陆续整合300套房源供旅居客人住宿。
“一个床位一个月仅需600元,旅居客人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类型住宿。”砚池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李广介绍。这样的亲民价格,让街道、景点、小区中多了许多“新鲁甸人”。
砚池街道在鲁甸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不断盘活资源、完善设施、优化服务,推出包月、包季、半年等避暑套餐,在辖区打造了小区民宿、乡村庭院式民宿、电梯房小户型民宿、城际庭院式民宿。候鸟式旅居业态在鲁甸落地生根。
味蕾碰撞
舌尖上的多元美食
当湘式剁椒鱼头遇上重庆麻辣火锅,来自湖南、上海、重庆等地的游客在鲁甸卯家湾体验到味蕾的奇妙邂逅。砚池街道“幸福食堂”里,刘义等四川旅客连声称赞:“比起川渝40℃的高温,这里19.9℃的气候配上热气腾腾的家常菜,才是真正的巴适!”“这个超好吃,快尝尝!”旅客王启全的话语让周围同伴的筷子齐刷刷伸向盘中。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味,你来我往的交谈让食堂热闹得像锅里沸腾的汤。刘义、王启全是从四川来的旅居客人,已在鲁甸居住1个多月,一日三餐无需自己操心。
“食堂每餐8元,两荤两素一汤,还能根据客人需求提供不同口味饭菜。”云南华智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敏说。
云南华智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2024年入驻卯家湾以来,已为当地群众提供184个就业岗位。目前,根据旅居客人需求,该公司计划将部分群众培训为旅游管家,精准服务旅居客人,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19.9℃
舒适宜人的清凉地
旅客张森喜好垂钓,常在卯家湾湖边一坐就是半天,钓起的不仅是鱼,还有一份宁静与惬意。湖光山色间,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张森感叹:“这里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他还表示会约好友前来避暑。
鲁甸全域皆景,四季皆可游。登轿顶山观云海日出,探秘海拔3000米的“天空之境”;在龙头山朱提文化公园触摸千年银脉;漫步桃源万亩稻田,体验丰收盛景。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旅客穿越时空,见证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共生的文化交融。县文化和旅游局规划推荐了民族风情体验游、精品乡村线路游、历史文化品鉴游、高原特色风光游、牛栏江峡谷风光游等5类旅游线路,供旅居客人参考选择。
夜幕下的砚池街道,旅居客人与搬迁群众共跳广场舞的画面,诠释着“主客共享”的深刻内涵。正如四川美途众合康养旅游有限公司鲁甸分公司董事长张科科所说:“我们卖的不仅是清凉,更是一种让群众增收、让游客安心的生活方式。”
在这条避暑经济新赛道上,鲁甸正将民生温度转化为发展热度。
记者: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