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3-10 20:08近年来,永善县茂林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种植,做足“药”文章,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茂林镇海拔2200米左右的地带,当地群众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称中草药为“小神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11.31万亩可耕土地是一个天然的中药材库。
春节前夕,茂林镇永安村集寨村民小组的李朝东刚刚完成了160亩中药材的采挖工作,一家人正忙着分拣、晾晒。就在李朝东翻动药材时,收购商的电话打了进来,洽谈中药材收购事宜。李朝东表示,今年他种了160亩党参和20亩当归,党参每公斤32元,预计收入可达30万元。
永安村只是茂林镇中药材种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茂林镇瞄准中药材这一黄金产业,实施了中药材种植“百千万工程”。在昭永公路沿线的冷米、松林、永安、文山等6个村,建设了党参、当归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扶持了3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众多种植大户,建设了很多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为了做强产业、培育品牌,茂林镇还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协调开展农村信用社整体额度授信,鼓励民间资本和群众闲置资金进入中药材产业领域。这种政企联动、联农带农的互联互融协作机制,让农民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今年32岁的李章彬是永善县嘉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9年,李章彬看好蔬菜行业发展前景,辞去茂林镇辅警工作,当起了新农人。如今,永善县嘉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已拓宽至中药材种植。2024年,该合作社共种植党参、当归700亩,冷凉蔬菜850亩,收入超过1400万元。
捆扎、修剪根须……走进永善县红煜道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烘焙车间,一根根当归、党参被送上生产线,伴随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被切片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永善县红煜道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是2023年茂林镇从甘肃省引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茂林镇把甘杉村马家营2000余平方米的集体用房腾出来供公司改建加工厂房。公司投入570万元,进购烘焙、切片设备,建设全自动生产线。公司总经理同文红说,中药材市场行情较好,已规划标准化种植中药材上千亩,推动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茂林镇党委、镇政府与国药集团、广东合百草制药有限公司等著名药企洽谈对接,先后引进安徽亳州和甘肃定西药商落户茂林。去年,药谷公司种植当归1000亩,收购当归2500吨,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
同时,茂林镇还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先后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新建产业路、机耕道80余公里,建设育苗大棚2.5万平方米,鼓励企业开展中药材、冷凉蔬菜有机认证8300亩。
如今,茂林大地,药香遍野,小小中草药已开出“致富花”。茂林镇党委书记刘本超介绍,2024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2.2万亩,总产值超过1.4亿元,带动村民就近务工24万余人次,促进1200余户中药材种植户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
通讯员:田明 /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审:谭泽涛
一校:田明
二审:聂学虎
二校:马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