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人文丨永善县大河艺术团:舞动夕阳 弘扬本土文化之美

 2025-03-08 22: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场“金蛇炫舞歌盛世”的文艺演出,吸引了近2000名观众,他们或坐或站,时而欢笑,时而落泪,神情专注地看完历时2.5小时的演出后,面带喜悦和满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现场。

因这场演出,笔者对大河艺术团的过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点开“今日头条”,输入“永善县大河艺术团”,页面呈现的内容让人惊诧不已。原来他们早就名声在外,历年来表演的重要节目都能在网上查到。这更加坚定了笔者想要了解他们的决心。

大河艺术团建团13年来,有会员100余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50余人。他们一直陶醉在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的艺术氛围里。

走近永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一楼,路人经常可以听到他们那婉转悠扬的器乐合奏、高亢激昂的歌唱、性格鲜明的戏剧对白。13年来,大河艺术团坚持每年至少创作排练演出1个专场,先后为永善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计生委、县文联等10余家单位协办了20余场文艺演出。此外,大河艺术团还自筹资金到黄华、桧溪、大兴等地义务演出。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他们在永善县城及周边社区演出了“迎接十八大”“庆祝十八大”“宣传十八大”等7个专场。

大河艺术团开展活动有序、创作排练有章法,成员除爱好文艺的退休职工和社区居民外,艺术团还吸纳了不少在职的中青年文艺爱好者。经过多年的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刻苦磨炼,很多人从“门外汉”迅速跃升为拥有一门或多门技艺的业务骨干。拉琴的,从开始只能拉“格咕格咕”的噪声变成行弓沉稳、节奏准确、音色优美的骨干琴手。有的歌手虽然嗓音不错,但没掌握唱歌技巧,歌声干涩无味。在团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再加上自己勤学苦练,几年下来,他们跃升为团里不可或缺的主唱歌手。比如永善县人民医院的退休护士田华,她特别喜欢唱歌,但不得其法,胆子也很小,一上台就慌神。在团里兄弟姐妹们的鼓励下,她不惧天寒地冻,每天早起到野外练声,还前往宜宾拜师学习。最后,她凭着不懈的努力成长为团里的主唱歌手,其演唱的视频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等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好评如潮。田华随退休的丈夫回到老家四川省宜宾市后,很快被当地多个群众艺术团看好,邀请她当主唱,还选她当团长。大多数时间里,田华奔波穿梭于宜宾市叙州区的五六个艺术社团之间,成了“退休族”中的大忙人,但每逢大河艺术团开展演出,她都会想方设法赶回永善县参演。

退休教师刘庆明,刚加入大河艺术团时只会拉二胡,没接触过话剧演出。一次学习雷锋启动仪式文艺演出中,团里给他安排了“拾荒小哥”的角色。为了理解角色,他有空就背台词,力求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有志者事竟成,他塑造的“拾荒小哥”质朴而真实,生动且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在大河艺术团里,像刘庆明这样执着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热情高涨、活力满满,都希望在小品表演中释放夕阳光彩。

坚持原创,是大河艺术团的鲜明特点。为了宣传家乡,促进永善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河艺术团创作排演了花灯歌舞《金江明珠溪洛渡》《永善是个好地方》《道不尽永善好风光》;为纠正不良社会风气,创作排演了小话剧《假作真时真亦假》《崔村长导戏》;为配合宣传法治建设,创作排演了话剧小品《创伤》;为弘扬雷锋精神,创作排演了小话剧《拾金不昧》;为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练表演了小话剧《葡萄架下》,女声表演曲目《魅力乡村飞彩霞》;为护士节创作并演出了话剧小品《撒向人间都是爱》等;为配合宣传反腐倡廉,创作并演出了话剧小品《恐吓电话》;为配合移民搬迁工作,创作并演出了《移民干部》,剧本被《云南戏剧》选用发表;为配合宣传环境保护,创作并演出了话剧小品《一包垃圾》;为纪念云南地下党早期领导人刘平楷烈士,组织拍摄了电视短片《雄魂千古》,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等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剧本被《昭通创作》发表。这些原创节目,不是简单说教,也不是喊口号,而是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大河艺术团的每一场演出,都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舞蹈、京剧、歌剧、花灯、话剧、相声、快板、器乐合奏、诗歌朗诵等。大河艺术团排练室,是团员们排解烦恼、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学习文化、精进技艺的文化艺术培训乐园。

13年来,大河艺术团的成员们奉行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生活理念,发挥余热,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13年来,大河艺术团的成员们通过一场场义务演出,找回了青春,找回了自信,实现了人生价值,绘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夕阳画卷。

熟悉他们13年如一日的所作所为,仿佛一股甘醇的清流穿胸而过,不禁令人想起刘禹锡的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通讯员:廖丹  文/图

一审:谭泽涛

一校:廖丹

二审:聂学虎

二校:王文富周万琴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燕

终审:马燕

监制:罗旭

总监制:武治国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永善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