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25 09:57昭通之夏,流淌着一支非同寻常的协奏曲。以爱为名的托管故事,让16069名留守儿童的夏日时光不再漂泊无依。当997个“安心港湾”星火汇聚,托举起的不仅是一个个孩子安全充实的假期,更是他们被看见、被珍视、被赋予成长力量的珍贵记忆。当暑期结束的钟声敲响,昭通市2025年留守儿童集中托管服务交上了一份温暖答卷:
体系更健全。利用寒暑假期关键时段实施集中托管,有效补充了常态关爱保护措施。全覆盖的摸底统计与意愿征集,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资源更优化。服务有力推动了学校、儿童之家、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等资源的盘活与整合,为构建可持续关爱网络打下基础。
成长更安心。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管、安全忧、学业荒”三大痛点,“安全有守护、学业有辅导、兴趣有发展、心灵有关爱”的承诺成为现实。
民心更温暖。最大的成效写在群众的笑容里。一项项精心设计的活动,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点位,汇聚成昭通暑期托管服务的丰硕成果,其效益辐射孩子、家庭与社会多个层面。
孩子受益,快乐成长。“比在家里闷着好多了!”大关县学生袁满的笑容是托管成效的最佳注脚,“有朋友玩,有作业辅导,做完手工特别有成就感!”永善县城南小学的殷梦涵则兴奋地分享:“画画、唱歌、做游戏,和同学一起吃饭午休,这个暑假很充实,我很喜欢!”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孩子“在家无人管、安全不保障、学业难辅导、生活不规律”的问题,填补了关键的监护真空期,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收获了知识、友谊、快乐和良好的习惯。
家长安心,后顾无忧。彝良县的王桂芝老人和无数祖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托管服务彻底解除了像威信县周敏这样在外务工家长的最大心病:“娃娃有地方去,学知识,还安全,我们也能安心在外做事。”大关县的“家长夜校”更是将服务延伸,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形成了孩子成长与家庭幸福的双向促进。
体系完善,机制赋能。本次暑期集中托管,是对昭通市常态化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的一次成功检验和有力升级。通过大规模实践,进一步摸清了底数,整合了学校、儿童之家、未保中心、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场所等多方资源,推动了关爱保护体系的健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联动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的模式,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壮大了基层治理力量。
乡村和美,幸福可感。孩子开心、家长放心、老人省心,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昭阳区春晖社区杨大姐感受到的是托管带来的社区温情:“孩子们阅读能积分,家长们一起学习做美食,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托管服务成为连接社区、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温暖纽带。
新闻简评:昭通市2025年暑期集中托管服务,是对昭通常态化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的一次成功检验与强力升级。通过大规模实践,全覆盖的摸底统计为精准施策奠基;学校、儿童之家、未保中心、福利院、养老机构及社区场所等资源盘活整合,关爱体系筋骨日益强健;联动招募、培训、管理2847名志愿者的模式,为未来积累了宝贵经验,壮大了基层治理的力量。
当暑期结束的钟声敲响,昭通用一份写满温暖与实效的答卷证明:这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协奏,每一个精准的和弦,每一段温暖的旋律,最终都汇入乡村孩子健康成长的洪流之中,让“育”的力量在乌蒙山深处结出最坚实的果实。
记者:唐龙泉飞
图片:市教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