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人文丨走近古城⑧昭通城里的老学校

 2024-09-22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座城市的发展,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昭通古城的建设者,在建城之初,就对教育进行了通盘的考虑。据《昭通志稿》记述,雍正八年(1730年),昭通总兵徐成贞在城南八仙营建设昭阳书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昭通知府孙思庭将昭阳书院搬迁至文渊街黉宫左面,起名凤池书院。后多次重修,建藏书楼,至民国年间并入省立第二中学,后为昭通地区第三中学(又更名为昭通市实验中学)。另设义学、劝学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学堂,改凤池书院为“体用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初年,改为师范学堂。之后,在原来的考棚设立师范传习所,兼设两所小学,由留学日本的师范生萧瑞麟、胡祥樾创办,姜思孝、张本钧续办,杨履乾补充国文教习。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中文学校,宣统三年(1911年)停办。以上学校办学经费皆由公家列支。

昭通古城的南部,可以说是昭通古城的文化中心。这里的街道,原来叫文明街,现在叫启文街。崇文重道,斯文在兹。文庙选址在金汤街,也就是现在的文渊街。在文庙旁,修建了凤池书院。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城南修建了多座庙宇和会馆,如江西庙、黑神庙、财神庙、江南会馆、禹王宫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商人陈吉贞把江南会馆、财神庙一并拆除,建为学校,也就是后来的昭通地区师范附属小学(即昭阳区第六小学)。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学校的设立、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科举考试所需的考棚,都对昭通的文化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十七年(1752年),夏文广成为昭通第一个举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魏定一夺得经魁;后来,仅恩安县就出了辛联玮、李钟泰、赵开元、李嘉瑞、谢文翘、谢崇基等进士。至于举人、贡生以下,更是不胜枚举。再往后,姜亮夫、张希鲁、谢饮涧、萧瑞麟等学者从这里走出去,一代接着一代,人文蔚起,使昭通成为“儒学南渐,士人良多”的文化沃土。

在学校的建设历史上,除了政府公办,商人在学校建设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了陈吉贞出资建小学外,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昭通女子中学的建设。在箭道的中营和草市,社会动荡之时,为军队使用,直至民国年间,为了教育,才临时借李氏家祠作为昭通女子中学的教室。后来,因满足不了办学需求,昭通籍商人李燮阳、迟兴周出资,购买中营署作为省立昭通女子初级学校的校址,龙志桢女士筹资旧滇币20万元作为学校建设经费。

民国年间,昭通古城内兴办的学校有近10所,公立的还有位于武庙街的第一高初级小学校、学院街(今启文街)的第二高初级小学校、后围墙(今德育街)的女子高初级小学校、杨公祠的高初级小学校、鲁班庙的初级小学校。私立学校有位于江西会馆的初级小学校、东门外的宣道中学校。至于城外兴办的初级小学校则有50余所。因重视教育,昭通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原来的学校逐渐迁出了古城。比如,原凤池书院、原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昭通市实验中学、昭通地区师范附属小学、昭通地区第二中学、昭阳区第一小学、昭阳区第五小学陆续搬出古城,新的学校建设得更加漂亮、宽敞,培育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等一大批杰出的学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尊师重教,代代传承。昭通古城作为一座有文化的古城,给昭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文渊街走过,从箭道广场走过,昭通曾经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学校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记忆,我们仍然感受得到教育阳光的普照,古城的温度一如既往,让人感到温暖。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阜金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