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文苑丨垕房的天空

 2024-08-24 09:38  来源:昭通日报

从威信县扎西镇向双河苗族彝族乡方向出发,道路不宽且一直向大山深处延伸,越往前坡度越大。有的路段是凿穿悬崖绝壁而建成的,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进山越深,山的清幽与溪水的潺潺声就越让人有种曲径通幽之感。

一下车,天空是一片纯洁的湛蓝,远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青绿,阳光正好从对面的山顶照过来,整个村子处于一片暖融融的祥和之中。这里就是垕房。

从进入垕房到离开垕房,进入视野的、踩在脚下的、触动心灵的都可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垕房之美,美在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垕房虽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史料记载和陶氏宗谱的记述,垕房陶氏先祖蓝玉和沐英在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中担当重任,率30万大军,分多路向西南进军,很快荡平了云贵川三省威胁明王朝中央统治的各个地方势力,彻底瓦解了西南各地的军事集团,巩固了明王朝中央政权对西南的统治。后蓝玉奉旨率部回朝复命,沐英奉旨率部驻扎于贵阳、遵义、仁怀等地,屯田戍边,严防地方势力死灰复燃。沐英的许多部属逐步融入民间,屯田驻守,繁衍生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亦兵亦农。后来,明王朝衰败,朝代更迭,陶氏先祖审时度势,解甲为民,融入山野。他们在寻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沿赤水河流域不断往复迁徙,向东进入乌蒙山镇雄境内的木黑(林口)、大湾和威信境内的水田、双河等地,双河垕房的陶氏先祖带领族人赓续祖上崇武尚文的家风,世代耕耘图强。

陶氏先祖在垕房安居乐业后,大兴土木,兴建楼堂馆所,豢养军队,他们的房屋建筑风格具有川南民居院落天井封闭、穿斗木构支架、悬山屋顶、青瓦覆面叠瓦覆梁、屋面挑檐翘角、造型牢固有序的特点,又有高大坚固、四面合围的石砌厚墙,设置了步道、射孔、箭垛、炮台、碉楼等,呈现出立体防卫、边塞城堡的建筑风格。

房屋全由精选的木料修建,正厅大门三开六扇,精心雕刻着三国人物,厢房及窗阁板壁门墙上雕刻着唐宋等朝代的人物及花草虫鱼,木雕精美绝伦、博大恢宏、流光溢彩。房屋四周用厚重的石块堆砌成坚固的围墙,围墙外设有跑马环形道,建有石砌碉楼,碉楼的四周设有炮台,炮台上架着一门大炮。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古城堡大部分被损毁,只有两幢古房被保留下来,就是今天看到的垕房古建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专家古文凤到垕房考察时说,垕房遗存的古建筑在云南少有,在苗族融居的地方更是绝无仅有,是集安居守防为一体的建筑。

垕房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垕房的石林分布在那些小山头上,这儿一簇,那儿一群,或成片,或分散。在垕房太阳广场后面,是相对集中的一片壮观的石林。一条小路随着石头的走向和布局蜿蜒而上,石头不会动,但是路会绕,真可谓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石林里石笋林立、石牙丛生、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它们就那么成群结队地排列着,像一个个卫士,形成了垕房的天然保护屏障。漫步石林,走在小路上,会觉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

垕房的乡间小道上、山坡上、菜地里到处可见独自生长的石头。这些石头总是突兀地出现,像是从天空飞过,经过这里时累了选个点歇一会儿又要离开的样子。仔细观察,发现每块石头都可以分为根部与主体两部分。根部大部分被埋在泥土里,只有几厘米凸出地面。主体部分就是“飞来”的部分,高大、威严。主体和根部之间有窄窄的缝隙。

最奇特的是房子里也有奇石。这里的一座古建筑就与石头密不可分,它建于清末,距今约有140年。整幢房屋就建设在一片石林之上,整个房屋及宅院的布局完全取决于整片石林的石头分布情况,可谓是本色建筑,房屋墙体与石林做了较好的融合,房屋之间全面连通,具有较好的通透性。院中的石拱门、石莲花、拴马石、长条石地板等皆是就地取材,取石头的天然位置和形态。智慧的建造者,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到了一个高度。不论是谁,只要走进院子,就会被这种布局惊艳和震撼到。院中有一朵巨大的石莲花,既显眼又美丽,居住在此处的人家被人们称为“石莲人家”。

垕房之美,美在令人惊艳的技艺传承!

在垕房院坝前有一户蜡染人家。他家的大门敞开着,屋子里的墙壁上挂满了制作好的蜡染成品,那种像青花瓷一样的色调远远地便吸引了我的眼球。

走进这户蜡染人家,不得不佩服蜡染人的灵气和智慧。垕房的蜡染丰富多彩,巍然屹立的天安门城楼、国色天香的牡丹、枝干遒劲的梅花等都成了他的素材。在同一匹布上,人物、山水、花草、书法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而色调却只有一种——青色。

在蜡染师傅的工作室里,工作台上铺着一匹素色的布,铅笔和热蜡等工具就摆在布匹的左上角。这是一幅天女下凡图,画面上的人物衣袂飘飘,一手轻拈一枝花,一手优雅地提着一只灯笼,脚下是一只仙鹤,她的身后是朵朵白云和若隐若现的山川。整个画面布局漂亮,人物栩栩如生。

师傅正准备给布匹上蜡,所有的蜡染都要先选好图案,再一笔一笔地画好,把要写的字写好,然后再上蜡,上完蜡又将布匹放在染缸里染色。师傅的一幅名为《红太阳》的蜡染现已被延安博物馆收藏。其他几幅作品,人物传神惟妙惟肖,花草灵动栩栩如生,书法字迹清秀隽永飘逸。在蜡染工作室里还有做好的吊带裙和半身长裙等。

在垕房的老宅院里,我看见一位50多岁的大姐在绣花。她在一张20厘米宽的布条上绣了很多小花瓣和各式各样的小叶子,她说她绣的是衣服的袖口花边。

在垕房,我见到了我从未见过的手工艺品,蜡染、刺绣。我在感叹垕房人心灵手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离开垕房时,垕房的天空中飘着几缕淡淡的红霞,为垕房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作者:王开珩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阅读昭通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