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赤水河回声嘹亮

 2024-02-23 16:56  来源:昭通日报

1月的赤水河,两岸青翠,山河锦绣。

这是镇雄隆冬的一个周末,天气微凉,赤水河波澜不惊地沿河道顺流而下,漫步赤水河畔,绝美风景总伴随左右,清波碧浪,鱼翔浅底,竹林郁郁葱葱,村舍错落有致,别墅星星点点,每一道风景都值得留恋。

赤水河被誉为“英雄河”“美景河”“美酒河”,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昭通境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891平方公里,涉及镇雄和威信2个县17个乡镇(街道)。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三年多来,昭通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扛牢源头责任、政治责任,健全机制、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守护好赤水河一江清水、两岸青山。

山川绿了,河水清了,人气涨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了。

护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三三两两的市民正沿着河边的健身步道慢跑,小孩子拿着气球追逐打闹。行走在赤水河边,听流水潺潺,看鱼群欢腾。“我们经常来这里散步,围着河边走两圈,既锻炼身体又打发时间,安逸。”王先生在青山绿水间抚平一身疲惫。

拿出真金白银,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202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督导,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各类资金44.13亿元,引进筹措社会资金8.3亿元投入保护治理。昭通市委、市政府坚决扛实政治责任、践行“两山”理念,把赤水河保护治理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把保护治理好赤水河作为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的首要任务,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保护治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高位推动“生态优先”战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好持久战,确保“一江清水出昭通”。结合“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扎实推动赤水河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履职到位,市级河长、市长杨承新多次到现场督导推动。2023年以来,市、县、乡、村四级河长180名共巡河4939次,556名基层巡河员常态化巡河。

一个个率先之举,亦是创新之举,不断突破,只为山清水秀、绿韵悠长。

齐心协力让绿水长流

“全民齐参与,共护赤水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云岭儿女守护同一个承诺:保护好赤水河一江清水、两岸青山!”

……

在赤水河源头的镇雄县赤水源镇法治文化广场上,一条条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标语十分醒目。《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中摘录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墙上,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共护赤水河的行动自觉和行动指南。

见微知著,一条条宣传标语折射了赤水河流域群众保护一江清水的决心。

“提上撮箕、拿好钳子、戴好袖标,准备出发。”一大早,老常便带领着大家开展赤水河“巡河、护河、爱河”行动。老常叫常吕共,年逾古稀,有着30年义务巡河的经历,是赤水河源头银厂村的巡河“名人”,也是赤水源派出所的“红人”。在他的带领下,赤水源派出所党支部和辖区村、组开展了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我已经义务巡河30年,在河岸行走的路程约3万公里。”常吕共说。

像常吕共这样的志愿巡河党员在该县有700余人,他们每天奔波在各自守护的河段,用实际行动筑牢赤水河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地处赤水河源头,我们将坚决扛起保护赤水河的源头责任,建好用好赤水河流域法治文化阵地,守护好赤水河流域一江清水、两岸青山。”镇雄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镇雄县聚焦赤水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围绕“家门口、主干道、山水边、手机端”4个阵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宣传,群众尊法、学法、守法意识持续提升,全民参与共护赤水河的氛围浓厚。

2020年以来,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常态化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180名,组建党员先锋队529支,划定党员责任区3345个,设置党员示范岗715个,聘请724名公益保洁员、护林员、巡河员;云贵川三省同步制定实施《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2021年7月1日,《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保障体系支撑。

守护一江清水,两岸青山。自觉、自发、自愿已成为赤水河两岸群众由衷热爱母亲河的真实写照。

水清鱼跃人欢笑

2023年12月28日,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被有序地投放河中,为赤水河水生态增添了“新生机”。这是威信县开展的2023年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第二批)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增殖放流活动,96万尾鱼苗安家赤水河。

投放的鱼苗有中华倒刺鲃90万尾、昆明裂腹鱼4万尾、岩原鲤2万尾,体长为5—8厘米。“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不仅能有效增加赤水河水生生物资源的数量,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还对改善赤水河生态质量与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威信县渔业管理站站长江申兰说。

“嘘,你看,这些鱼都是细鳞鱼,2023年3月份孵化出来的,它们正在吃石头上的青苔。这边水浅,都是小鱼,大鱼都在深水区,有两三斤重了。”听到说话声和脚步声,密密麻麻比蝌蚪略小的小鱼惊恐地四散游走,倏地一下就消失不见了。说罢,姚明昌俯身蹲下从河中捡起一块带有黑色条纹的褐色鹅卵石,通过判断石头上的黑色痕迹,他就知道这块水域的青苔已经被鱼吃过了。

44岁的姚明昌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果珠彝族乡鱼洞生态观测点负责人。果珠乡是赤水河流经镇雄的14个乡镇之一,赤水河(果珠乡段)被当地人称为“拉埃河”“鱼洞河”。巡河完毕,回到观测点,姚明昌熟练地打开手机里的监控视频说:“你看,这是昆明裂腹鱼,这是四川裂腹鱼。3年前,观测站刚开始运行的时候,观测到的鱼还比较少,差不多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基本都是昆明裂腹鱼。现在,增加了四川裂腹鱼、金沙鲈鲤、青石爬公式、宽鳍公式等。”这些画面来源于安装在水下的两个监控探头,如果发现新的种类,姚明昌就要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

鱼更多了。鱼类从2020年初的36种恢复到4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沙鲈鲤重现赤水河。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鱼类资源恢复明显,鱼翔浅底再现赤水河源头。

景更美。村庄绿化种树15.05万株,建成生态观光廊道62.1公里,口袋公园20余个,精品示范村6个,美丽村庄42个。

水更清。干支流水质不断改善、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确保了“一江清水出云南”。河更畅。拆除流域内17座小水电站并完成生态修复。岸更绿,基本实现看不见荒山、看不见祼土。

民更富。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建竹基地142.2万亩。创建“一村一品”专业镇8个、专业村36个,墨黑猕猴桃精深加工、赤水源白酒产业、乌蒙回旋战纪念馆、鸡鸣三省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等项目有序推进。每年三、四月份,桃花、杏花、油菜花接连开放,游客们纷至沓来,当地百姓通过开办农家乐,售卖农产品,提高了收入。流域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63万元。

铁腕治污保绿水长流

大湾镇是赤水河在镇雄境内流经的14个乡镇之一,属赤水河流域(镇雄段)保护治理核心区。大湾镇污水处理厂于2023年1月投入试运行,承担着大湾集镇约2.06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污水通过水网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赤水河。

“目前的设计规模为日处理1500立方米,远期的规划为日处理2500立方米,当前日均处理污水量达1000立方米。”在排水口,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胡学忠熟练地用工具舀上来一瓶水进行观察,水无色无味,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透明,“经我们处理过的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有了污水处理厂,我们产生的污水和粪便都汇集到污水处理厂,没有直接流入赤水河。原来没有人在河里取水用,现在不一样了,河水很清澈、干净,河里的鱼虾也比原来多了几十倍。”家住大湾镇罗甸村的村民罗杰华谈起赤水河的变化,感慨万千。

截至目前,镇雄县实现了赤水河流域14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其中2座已建成投运,其余12座已投入试运行。此外,镇雄县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流域村庄建成污水处理站61座、低碳零排放处理设施78座。流域内已完成户厕改造103149户、公厕建设414座。2023年,完成户厕改造57937座、公厕建设187座,实现流域内户厕全覆盖。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赤水河流域的水生态修复过程中,昭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截污治水、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三大任务,统筹推进流域内“两污”综合治理,流域内17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实现100%全覆盖,流域内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4%、95%,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

拆除赤水河流域内17座小水电站并完成生态修复,在全流域率先实现干支流无小水电站,恢复了自然流态。2020年以来,流域完成营造林12.18万亩,退耕还林4.26万亩,实施石漠化治理61545亩,森林覆盖率达40.05%,基本实现流域内看不见荒山、看不见裸土。

大河奔涌,百折不回。流淌了数千年的赤水河,传颂着发展的变迁,不断闪耀着光芒。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将继续引吭高歌、激流勇进,滋养着乌蒙大地的儿女。

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