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旗插到抢险救灾最前沿—镇雄县消防救援大队1·22山体滑坡党员突击队剪影

 2024-01-25 14: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杨智”“到!”

“李文城”“到!”

“朱正友”“到!”

“陈国龙”“到!”

“鲁潇”“到!”

......

1月22日上午6时许,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滑坡,接警后,镇雄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王勇立即集结队伍,在他的一声声点到中,由10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风雪中,他们毫不退缩,用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党旗插进救援战场最前沿。

危急关头,他们向险而行。

寒风凛冽,夹杂着雪花的北风中一道道橙色的身影由远及近,看到消防救援队伍的到来,惊魂未定的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作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专业救援力量,尽管见惯了险情,但是在看到现场的情形后,他们仍捏了一把汗。

滑坡、落石、雨雪……复杂的救援环境,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情况极为严峻。灾情就是命令,救援的步伐一刻都不能歇!王勇立即与镇、村两级干部核实被掩埋房屋和数量,并安排搜救工作。找人、救人,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只有这一个目标。王勇一声令下,10名党员分成4组立即展开搜救。1组到救援核心区开展搜救侦查,其余3组疏散转移群众。

凭着丰富的救援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消防员李文城主动请缨到核心区侦查,他不顾危险,在废墟下搜寻失联人员。“我是党员,关键时刻肯定要顶上去,救援现场就是战场,正是考验我们党性的时刻,我们党员都要冲在救援最前线……”李文城是广西贵港人,2012年来到昭通,参与过鲁甸6.5级地震搜救工作,在镇雄5·10抗洪抢险救援中还荣立过三等功。

“安静!好像有声音。”不知道谁听到了一点声响,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生怕耳朵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在石块堆积的废墟上,失联人员的亲友通过拨打电话寻找所在位置。

10时57分,发现第一名失联人员,接收到废墟里的手机铃声,全体救援人员变得紧张而兴奋,遂一鼓作气,逐步扩大破拆开挖施救空间,终于发现了失联者的具体位置,现场空间狭小,旧府消防救援站站长杨智和消防员李文城钻到楼板与石块的狭小空间内,用手动破拆工具一点一点凿,两人用双手一点一点抠。“我们抓紧一秒钟,遇险者生还的可能性就会多一分。”他们的双手被尖锐的石块划破,鲜血直流,却全然不顾。尽管用双手刨挖了1个多小时,可最终还是让他们失望了。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抛弃、不放弃。”杨智说道,这也是所有消防员心中所想。

作为站长的杨智,他深知自身的职责和使命。进入救援现场后,他一边想方设法营救失联人员,还要顾忌队员们的安全,时刻叮嘱他们要保护好自身安全才能精准作业。

“作为一名消防员,一名党员,在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上!”这是23岁消防员朱正友的座右铭。这次救援中他作为党员突击队的通信员,现场收集视频、照片等素材采集汇总情况,对上报的信息、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判为抢险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只想快一些把被困人员救出,作为一名党员,人民需要我,我就应该挺身而去。”消防员赵世友说。

“每次参与救援能够帮助到人,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23岁的消防员陈国龙说。

一句句不畏生死的话语振聋发聩,他们的前面是人民嘱托,后面是组织的信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雪夜中,这一抹橙色如同流星划破夜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

王勇一次次带领队员们冒着危险,在废墟下搜寻失联群众。他们克服了现场风险大、救援难度高、身心压力大、作业条件差、战斗时间长、天气恶劣等重重困难和险阻,不顾生死,冲锋陷阵,日夜抢救群众。连续作战40多个小时中,他果断决策、科学指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消防救援人员“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也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

寒风奈何逆行人,冰雪无惧淬初心。镇雄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员突击队绝不放弃一丝希望,尽可能挽救每一条生命。这是每一位消防员的初心和使命,一个个橙色的背影,也在每一次的救援行动中拼尽全部的执着与努力,用青春擦亮党徽,书写责任与担当。

昭通日报记者:马燕 莫娟 谭光吉 韩兴国 聂孝美 兰波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救援现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