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 ——昭通市深入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纪实

 2023-09-07 10:05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年以来,昭通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创新方式方法,筑牢民族团结教育阵地,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形成“教育+民族团结”新格局。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铸中国梦

7月中旬,昭通市组织全市11个县(市、区)23所中小学的30名学生到上海开展“团结进步同心营”研学活动。活动期间,昭通市各族青少年参观上海博物馆、东方明珠、外滩等地,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祖国的发展与成就;参观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四行仓库、漕宝路七号桥碉堡等,增强青少年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科技和加强国防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青少年们还接受了不忘国耻、缅怀抗日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观上海市博物馆后,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活动期间,孩子们纷纷表达了研学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感触和引发的理想。

搭建平台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

青少年是民族团结共进的希望与未来。对孩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

镇雄县各族青少年在家长陪护下,走进果珠彝族乡高坡村纳支寨彝族村寨,与当地各族青少年一起交流互动,参观民居、听取民族融合历史介绍、欣赏彝族歌舞、吃竹筒饭、学竹竿舞、开展知识竞赛、聆听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讲等。

活动围绕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各族青少年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深刻内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结合青少年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青少年乐于参与的互动交流环节,增强活动趣味性、合作性,营造青少年自行组队、自主思考、动手动脑的氛围,吸引家长、游客积极参与,推动参与教育活动的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中收获知识、增进友谊,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合力。

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欣赏包容、学习帮助,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感受新时代乡村幸福美好生活和灿烂多姿的中华文明,涵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7月27日,彝良县组织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的78名支教志愿者到发界安置区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交流活动。

在发界安置区乡村记忆主题馆,讲解员为志愿者们讲解了发界安置区的由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情况,让志愿者们对彝良县的县情和民族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木椿沟苗寨,志愿者们体验了苗族拦路酒、打糍粑、穿戴民族服饰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与当地苗族同胞共同唱起了彝良民族团结进步原创歌曲《石榴籽心连心》……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让志愿者们耳目一新。同时,通过与当地群众的深入交流互动,引导志愿者们更好地完成暑期实践活动,帮助安置区儿童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暑假,并对大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产生了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随后,志愿者们到彝良县角奎街道中学、发界街道中学、炳辉小学、发界小学开展了为期15—20天的支教活动。为彝良县各族小朋友送去航空航天、国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辩论技巧讲解、历史纵横、“地理+AR”等30多个素质拓展项目和知识,丰富和充实了小朋友们的暑期文化生活。

近年来,彝良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充分挖掘县内资源、引进外部帮扶资源,通过自助、互助、他助“三力齐发”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现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发展,坚持把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读好书、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这是上海市松江区援滇教师唐健根据罗炳辉将军青年时期徒步千里到昆明求学的事迹创作的校园剧《走好路》里的一句话。唐健准备将该剧引荐到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文化宫出演,让松江区和彝良县的各族青少年共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共话民族团结进步之情。彝良县将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申报为“石榴红同心营”,辐射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单位共同参与青少年交流发展计划。目前,已联合发界街道、气象局、消防救援大队、文旅局等单位组织活动7期,覆盖各族青少年500余人。

此外,彝良县引进四川天立学校创办彝良天立学校,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办学创办新城中学、彝良县第三中学,依托天立及民大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团队,打造彝良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双向互动交流输送机制,开展交流学习培训及各类团结联谊互动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目前已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和联谊互动10余期,覆盖各族青少年3500余人。

彝良县利用上海市松江区跨越千里帮扶彝良的契机,定期选派中职学生到松江区就读和参加社会实践,采用“互联网+”模式,与松江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班级结对促友谊共建共进活动。同时松江区选派到彝良的援助教师充分挖掘彝良红色资源,创作红色题材小型歌舞和情景剧,选拔彝良具有一定舞蹈基础的中小学生作为演员,利用寒暑假进行排练后由帮扶老师引荐到上海松江区青少年文化宫参加演出。通过同吃住、同学习、同实践、同成长,让滇沪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起努力学习、一起追求进步、一起健康成长。目前彝良已累计选派160余名学生到松江区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彝良职高、彝良二中、彝良县幼儿园等学校通过“互联网+”模式与松江区的学校开展了班级结对促友谊共建共进活动20余场次。

制度化促进交往

近年来,绥江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领”“学”“融”三字诀为抓手,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有效促进了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深走实。

“领”,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出台了《绥江县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施方案》,绥江县民宗局、人社局、教体局、团县委等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学”,充分发挥“金江石榴红”文化长廊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活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青少年心灵深处。

“融”,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组织青少年赛事,积极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组织开展绥江县劳务品牌“金江船员”职业技能竞赛,60名各族青少年选手参加比赛;2023年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体育模型比赛(昭通分站赛)在绥江职业高级中学开赛,来自全市29支代表队近800名各族青少年运动员参赛。

“六进”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交融

2023年暑期,水富市采取内引外联等方式,发挥水富石榴红同心营、石榴红驿站、石榴红家园等主题教育基地作用,利用暑期中西部大学生支教、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青少年学生夏令营、西部大峡谷水上音乐万人狂欢派对等活动,积极开展各族青少年学生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进电站、进港口“六进”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水富市邀请了江苏大学邵仲义支教团12名师生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及社会实践活动。支教团就水富市均衡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全域康养旅游等进行了考察交流,在水富市第一中学开展支教工作,共开设创意剪纸、旅行中国、趣味体育、播音主持、心理健康等20余门课程,丰富了水富各族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此外,支教团还深入太平镇二溪村回龙堡苗族村寨,感受百年苗寨的巨大变化。走访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开展走访助学活动。与当地苗族群众共同交流互动,体验苗族芦笙舞。在云富街道新寿村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发展等,进一步坚定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信念,增强“五个认同”,树牢“四个与共”理念。

8月1日起,水富狼牙夏令营第二季活动在西部大峡谷开营,80余名各族青少年学生参加。本次活动开设了无人机培训、游泳培训、军事拓展训练等特色课程,通过团体活动、感恩教育、拓展训练等形式,提升各族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是载体,教育是手段,共识是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一代代孩童心中。下一步,昭通市将持续在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民族团结之花永绽芳华。

昭通日报记者:杜恩亮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