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为纸 执稻为笔 ——威信县三桃乡鱼洞村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05-30 11:4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田畴染新绿,水稻插秧忙。小满前后,威信县三桃乡鱼洞村村民抢抓晴好天气,高质量开展水稻插秧工作,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快速整齐地“铺”在田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5月27日,鱼洞村铁炉村民小组“七彩稻田”艺术景观打造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威信县三桃中学初二年级的50余名师生。只见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识五谷、知农事、学农耕,以大地为幕、以彩稻作笔、以文化着色,在耕种中获得快乐、在劳动中汲取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吃米不忘种稻人,吃粮不忘种稻苦。在村民的指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撸起袖子、裤腿,三五成群,分工合作。随着插秧动作的逐渐熟悉,大家左手分秧、右手插秧,边栽边退,一气呵成。在一阵阵清脆的入水声中,秧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转眼间,一块块空荡荡的水田便换上崭新彩装。

“这是我第一次下田插秧,刚开始我插得东倒西歪,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插秧的技巧变得更加熟练。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我明白了农民伯伯的艰辛以及父母的辛苦。因此,回到学校之后,我要努力学习,让父母少操心,为社会作贡献。”三桃中学175班学生何星诚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端稳“中国饭碗”,需要更加重视中小学生农业启蒙教育。通过把课堂搬到田野,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再是课本里空洞的诗句,而是“脚下有泥,身上有汗”的真实劳动体验。

三桃中学175班学生陈婷婷说:“因一米一粟,我们才有了果腹的餐;因一笔一画,我们才有了未来的梦。通过这次农耕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如何去耕作水稻,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艰辛。感谢在背后默默付出、默默耕作的农民伯伯。在此我想说,我们应该懂得爱惜粮食,珍惜一餐一饭,绝不浪费,绝不铺张。”

据了解,此次七彩水稻种植面积达200亩,以“田地为画板,禾苗为画笔”培育七彩功能性水稻,通过精细巧妙的排列组合,栽种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稻田画,让水稻不仅可吃,还可看、可玩、可赏。

长期以来,三桃乡坚持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2023年,该乡计划水稻播种面积400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播种面积3500亩。

“粮食事关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三桃乡把4000亩优质水稻,按照优品种、提品质、打品牌的要求,把水稻种植好,增加群众的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我们聚焦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打造鱼洞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三桃乡党委书记黄强说。

一天下来,承载着汗水与期望,由黄、白、紫、绿等彩色水稻勾勒出的“美丽乡村”“2023”等字样呈现在生机勃勃的稻田里。闻得见稻香,看得到风景,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群众。未来,这片七彩稻田将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当天劳动过后,同学们还走进红色基地——铁炉村史馆,在那里聆听三桃乡鱼洞村铁炉村民小组的孔维高老人讲述红色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汲取奋进力量。

通讯员 鲁 丽 李启宏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威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