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故事 | 杨明奎: 笋壳养牛 变废为宝

 2023-05-27 12: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大关县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孕育了筇竹、昭通黄牛等特优品种。大关筇竹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昭通黄牛荣膺“中国特级牛肉”称号。

近期,大关种植、养殖户杨明奎用筇竹笋壳养昭通黄牛,取得了良好效果。筇竹笋加工剩余物的有效利用,让大关两个“国字号”品牌有机结合了起来,种养链条融通,品牌效益凸显。

杨明奎利用笋壳喂养黄牛。杨德强摄

享有“中国筇竹之乡”美誉的大关,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竹类植物10属28种3变种,是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2022年,全县竹林总面积发展至111.5万亩,其中“一县一业”筇竹基地达到101.83万亩,竹林投产面积45.2万亩,竹笋年产量3.5万吨。

在利用筇竹笋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产生的笋壳等大量剩余物,占比高达50%。随意堆放的笋壳易增生细菌,造成环境污染。

大关县玉碗镇原火地村在整村易地搬迁前有原生筇竹1.1万亩,脱贫攻坚期间人工种植筇竹1万余亩。

杨明奎是土生土长的火地人,在整村易地搬迁之前曾担任过火地村村委会干部,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随迁到靖安安置区后,流转了火地片区的3840亩土地,种植筇竹3320亩、青草520亩,饲养了昭通黄牛60余头。

在种竹和养牛的过程中,杨明奎尝试着用筇竹笋壳来养牛,再用牛粪来为筇竹施肥。他的这一试验,将笋壳和牛粪“变废为宝”,利用笋壳满足了牛的营养需求,一天可节省70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用牛粪种植筇竹,可有效促进筇竹生长。

筇竹笋。杨德强摄

为什么产生用笋壳喂牛的想法?是因为在放牛的过程中,杨明奎发现牛会吃笋子,于是就试着将笋壳掺在青草里喂。开始两天,牛不怎么吃,但他还是一点点增加笋壳量,一个星期以后,牛竟然胃口大开,喜欢上了这种饲料。

原来,筇竹鲜笋壳的粗蛋白含量达11.3%,远远高于玉米、小麦、稻草等秸秆饲料;木质素含量达4.69%,氨基酸和矿物质较多,富含多糖、黄铜类、酚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所以牛会胃口大开。

筇竹笋壳作为竹笋加工剩余物,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竹纤维和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作为废弃物丢弃实在是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筇竹笋壳。杨德强摄

在尝到用筇竹笋壳养牛的甜头后,杨明奎便开始着手收购,目前,当地的笋壳价格已从每斤0.15元上升到0.3元,长期废弃的笋壳变成了实现竹农增收的又一个渠道。

“下一步,依托这里的2万多亩笋山,我还要继续扩大黄牛养殖规模,因为青贮饲料有了来源,完全可解决冬天缺少饲料喂牛的难题。”杨明奎说。

当前,大关县正大力实施筇竹笋壳饲料化利用示范项目,今年1至4月,涉及全县5个乡(镇)8个村的25户养殖户,采用干燥、青贮两种方式共加工鲜笋壳97.27吨,但对322头牛的投放饲喂量已达100.88吨,随着一些养殖户扩大规模,笋壳缺口还会加大。

据了解,将笋壳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率,有助于其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推进笋壳饲料化利用,不仅可保护生态环境,还可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杨明奎喂养的黄牛正在山坡上吃青草。杨德强摄

大关县委、县政府对玉碗镇火地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通过把人搬到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以种竹为引,让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中,走出了一条种养循环、彰显特色的农业品牌化转型升级之路。

通讯员:李自洪 杨华奇 杨德强 晏清琴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