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峰顶山

 2023-05-26 15: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紫霞山又名峰顶山,位于绥江县会仪镇和水富市太平镇之间。紫霞山无疑是因紫气东来、晴霞遍野而得名。由于半山腰垭口处有一条古道,经太平镇直达盐津五尺道,过往客商在山垭口歇气赏景时,不知峰峦之上还有景,俯瞰几座小山包,便以为自己到了峰顶,到了“一览众山小”的位置,于是就把紫霞山慢慢地叫成了峰顶山。

风景秀丽的峰顶山。

紫霞山也好,峰顶山也罢,其实都是人给山强行安上的名字。山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领情。人世苍茫焉可问,山风浩荡更难知。然而,人和山终究是要发生关系的。山无名,人就不好区分管理,就显得没文化,所以无论是被称为紫霞还是峰顶,这座山都不会介意。

除了古道、古桥,成就紫霞山,使之成为名山的,主要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水利工程,即东风堰,以及峰顶山水库的修建和投入使用。“紫霞山前,新增虎穴,万古桥边,人造龙潭,几曾流连忘返,多次劳动盘桓。春光流水两县利,秋色湖波万象涵。”先贤陈泽文的《跃进堰东风水库赋》,如一幅恢宏的画卷,展示了修建水库时:“红豆熬汤仍比武,二锤抡飞,青梅煮酒论英雄,炮杆烫手”的壮阔场景。这项投劳38万多个工日,历时6年建成的宏大工程,既滋养了会仪镇8000多亩田地,又平衡生态,让白鹤栖息繁衍,最终在这里安家定居。

绿水、青松、白鹤是紫霞山的最大特色。这里的白鹤,起先是三五对,后来几十对,再后来就数不清了。和县内香炉山、莲花山、轿顶山等几座名山相比,紫霞山没有古寺,只有一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写字桥,以及很有规模的朱家院子。没有梵呗之音的紫霞山,飘逸至极,人气反在诸山之上。“才看紫霞登峰顶,又聆清灂到汶溪”,中南大学教授、楹联大家余德泉的楹联,既是对紫霞山的由衷推崇,又是此山最响亮的广告词。“紫气氤氲,波荡湖心嬉白鹤;霞光绚烂,云腾峰顶醉红枫”,江西楹联家刘枫的楹联也值得称道。余德泉和刘枫都是全国著名学者和楹联大家,能得到他们的歌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是一件幸事。

跃进堰从二十多公里外的盐井坝,穿岩越涧而来。由于常年有活水滋养,紫霞山的青松、白鹤就显得与众不同。这里是松的世界,鹤的领地。每位游人到此,都能感受到松的气质,鹤的气度,以及山的气韵。徜徉在通幽曲径上,鹤群总是不远不近,若即若离。人不伤鹤,鹤不怕人,这是人鹤和谐相处的意趣。这种把自己一层层剥开,一层层融入山光水色、花香鸟语中,把一切贪恋和烦恼当作冰和雪一样,化解成清风的超凡之旅,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幸福。

揽一湖空茫迷蒙的烟水,涤尽胸中块垒,你绝对会身轻如燕,吐气如兰,感觉多年羡慕追寻的紫霞仙子,其实就是你自己。的确,在紫霞山旅游,只要忘却烦恼,敞开胸怀,人人都是一朵点缀湖山的红莲。这里有淳朴的民风,纯天然的食品和几百亩樱花。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持续打造下,峰顶山的观光旅游一下子成了特色。每年仲春,远近的游客都会携妻带子,邀朋约友,慕名上山赏樱花。这里的樱花不是几十株,几百株,而是几百亩,远看一片红,近闻一阵香。人在花中,完全被花树、花枝、花朵、花色、花香所包围。不管在花丛中聊天、饮酒、谈情,还是在树荫下徘徊、沉思和感悟,流岚写意的霞光,迷离馥郁的淑气,把你濡染成一棵树、一枝花才善罢甘休。这个时候鹤的飞翔声,花的开放声,就是一曲天籁之音。这个时候,你才真正与紫霞山结缘。

除了湖水、松鹤和樱花,紫霞山还有一处神秘景点。这个景点既叫黑洞子,又叫“合洞子”。相传500多年前,马湖府世袭府官安鳌为了一统马湖沿岸各部落,派兵在紫霞山腰凿岩修筑地下迷宫,将收集的金银珠宝尽数藏于洞里,广招巫师、妖僧大修撒豆成兵之妖术,妄图把紫霞山作为对抗朝廷的据点。

多行不义必自毙。安鳌被诛那天,紫霞山腰的黑洞子突然冒出一股黑气,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偌大的洞口就合上了。不仅把安鳌的宝藏全封在了里面,而且数千兵丁和巫师一个也没逃出来。

此后黑洞子就成了“合洞子”。几百年来,许多人费尽心机,想找到洞口获得里面的财宝,都未能如愿。据说只有心地善良、心无贪恋者,才有机会一睹黑洞子的神秘面容。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山上一朱姓庄主,为人质朴,经常周济贫苦乡民。他做一次好事,就有一次走进黑洞子的机会。从洞里拿出的财宝,他分文不要,全部散发给大家度日,村民为感其恩,便在山上筑了一口水塘,起名“积泉池”,意为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山,子孙平安。

积泉池在水库之上,黑洞子之下。周围竹树环绕,池边石碑上有:积泉池及道光三年六月的题记。

吴运强 赵旭良 文/ 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