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干部一线转作风 为民办事促增收

 2022-12-21 10: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稳定持续增收,今年以来,威信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乡村一线,千方百计推动乡村建设,想方设法助力农户增收。

列出服务清单明确职责。威信县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办实事”服务清单,全员下沉一线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领导带头助企纾困,由27名县处级领导、32名县直各部门主要领导挂联企业当好暖心“店小二”,通过主动作为、搭建平台、特事特办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融资难、用地落实难、到部门办事难等问题132个,推动在威企业安心创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带动就业的覆盖面。全员参与覆盖到边,拓宽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市场主体的主渠道,建立挂联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社会公益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工作体系,500余名科级干部直接包保联系2000余家市场主体,帮助落实政策保障、证照办理、行业规范等各项措施,激活创新创业“一池春水”。利益联动强化保障,聚焦发展以方竹、生猪为主导的“1+N”高原特色产业,通过各级干部分片包段,全面实施“种四养三”工程(种植方竹、猕猴桃、山葵、辣椒,养殖生猪、肉牛、土鸡),写好“村级党组织+村集体经济+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公司、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促增收。截至目前,威信县种植方竹56.2万亩、猕猴桃1.4万亩、魔芋1万亩、辣椒2428亩,建成年出栏4000头生猪的村集体经济养殖场82个,15286户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与合作社、企业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双绑”覆盖率达100%。

筑牢风险底线保巩固。建立健全预警监测、分类管理、精准帮扶三项机制,做到临贫预警、近贫帮扶、脱贫保稳。加强动态监测。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健全完善县级1个数据中心、乡(镇)1个数据分析工作站、每村两支工作力量、各村民小组10名以上信息员的“11210”监测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县、乡、村、组四级返贫致贫监测网络。同时,健全“包保干部+镇村干部+驻村队员”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排查研判低收入家庭,做到返贫预警、未贫先防。盘清帮扶底数,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对全县农村居民开展再排查、再摸底、再精准,对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0元的农户实行“红、黄、绿”(红色表示帮扶难度最大,消除风险较为困难的农户;黄色表示有一定帮扶难度,通过采取帮扶措施后可消除风险的农户;绿色表示消除风险没有难度的农户)三级风险管理,为落实帮扶措施提供翔实数据支撑。精准帮扶施策,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对红色、黄色风险对象分类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列出帮扶清单,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让群众期盼有着落、有支撑。对年人均纯收入难以短期提升的农户,通过落实“11223”短平快的增收措施(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符合条件家庭至少1人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户均养殖两头以上生猪、20只以上土鸡、种植3亩左右蔬菜),保障稳定增收。

激活内生动力促发展。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大力实施扶志扶智工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自我造血”能力。提升技能强培训。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组”工作机制,各级干部沉到一线包到组、盯到户,动态掌握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培训意愿,定时定责拟订培训计划,通过定向定岗培训转移就业的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务工技能和收入水平。截至目前,威信县已组织开展电工、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实用技术培训57期,培训就业190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79人。做好规划强支撑。深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动员各个村(社区)600余名在外公职人员,通过实地踏勘、村情恳谈、分析论证、为民办事等方式,建起助农扩产增收的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形成“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两图”:村域综合规划草案图、各自然村或集中居民点规划草案图;“一书”:规划文本草案;“一表”:近期建设项目表;“一民约”:村规民约),多方兼顾农户对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美好意愿。丰富活动强带动。常态化开展“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等系列活动,通过帮扶干部与驻村干部讲帮扶政策、创新思维、发展措施;村组干部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环保;群众讲发展需求、未来打算、感恩奋进,党员、干部、群众互相评价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汇聚群众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感情认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283场1万余人次。

通讯员:黄 山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