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红白事 群众“一身轻”——巧家县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三治合一”侧记

 2022-09-26 11: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要把红白事管起来,婚嫁不得超过40桌,丧葬不得超过60桌,菜品为13个(荤菜5个,素菜8个含蘸水),礼金每户不得超出100元。”5年前的一天,巧家县包谷垴乡包谷垴社区威宁寨村民老王,听到社区党委书记王朝富说要把红白事管起来时,特别激动。

“我们经历了鲁甸6.5级地震,然后重建家园,红白事再铺张浪费、互相攀比,怎么可能脱贫致富?”老王打断了王朝富的话。

“说得太好了!”王朝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要立下规矩,共同遵守,还要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既要为乡亲们挑水做菜,还要监督好各家遵守公约。”

自此,威宁寨的规矩就立起来了,这份凝聚着乡贤能人智慧的“村规民约”远近闻名,成为巧家县文明办判定大操大办的标准,开启了巧家县“三治”农村的新篇章。

自 治

在威宁寨村规民约的启发下,巧家县把修订村规民约、制定婚丧事宜操办标准的过程,作为凝聚村民共识,加强教育引导、引起村(居)民共鸣的有效途径,构建“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的共商共治模式,制定出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逐步成为“规矩”,形成风俗。

据巧家县委宣传部分管精神文明的副部长黄通富介绍,巧家县自2020年全面脱贫以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和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加大对行政村的指导力度,遵照民主程序拟好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经过2年多的努力,192个村(社区)实现了各村(社区)自治有公约。

“我们就是要让遵守规定的村民办事一帆风顺,让不明事理者宴请寸步难行,确保村规民约执行到位。”玉屏街道中村村居民吴祥华说,“我退休后回村加入了红白理事会,我也要发挥余热搞好监督。”

近年来,中村村借力干部规划家乡的春风,鼓励退休人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乡贤等有眼光、知村情、懂民俗的能人担任各类群众性组织的负责人,组建好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文明新风“四会”,村子的管理更加井井有条。

走进中村村,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水是清的、道路是整洁的,就连房前屋后的柴草也堆放得整整齐齐,迎面向你问好、热情邀你到家做客的村民是淳朴和真诚的。

德 治

移风易俗,首先是价值认同。

近年来,巧家县充分发挥政策宣传、科普宣传、卫生宣传、文艺宣传、法治宣传的价值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

巧家县573名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主动出击,采取院坝会、家族会、火塘会、村组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方式,广泛开展政策(含村规民约)宣传,做到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政策家喻户晓;县文联、县文旅局、县艺术团组织力量,创作了反映时代新风的花灯、快板、小品、歌舞等形式的文艺节目(剧目)10余个,结合“送戏下乡”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治宣传,将身边事变成“戏中人”,演绎文明新风,揭露陈规陋习,让文明可知可感可学可做;192个村(社区)在办公场所、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地打造文明景观,通过墙体彩绘、铁艺雕塑、标语条幅等载体全方位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以前约定俗成,谁家有事必须赶回家帮忙,有时候一年要往返五六次,单是飞机票都要好几千元,几个月班就白上了!现在哪家有个事,如果不能到场发个红包表达心意就行,真是太好了!”在浙江务工的红山乡保坪村村民罗坤成感慨地说。

制 治

有了群众支持,还要监管到位才能长治长效。

巧家县委宣传部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纳入2022年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纳入文明村镇创建测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带头严格执行党纪规定,红白事及时向所在单位和纪检监察机关报告、村(社区)干部向乡(镇、街道)党(工)委申报,成为“风向标”;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对于顶风操办的严查重处,让“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请不办”逐步成为全民共识。

“我们村每季度发布一次移风易俗‘典型榜’,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对不良现象及时曝光和批评,并按照村规民约进行教育、规劝、惩处。”小河镇垭口村党总支书记易正明态度坚定地说,“慢慢地,群众接受了,也自觉了,风气环境都好了!”

通讯员:郑吉喜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巧家 文明创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