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战略”丨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2022-07-29 10: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市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以来,各级组织部门开创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民生帮扶

提升群众幸福感

大关县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以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凝聚专家人才共识,引导专家在服务中出实招,在示范带动上做文章,用心用情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为确保选派人才精准,强化需求导向,大关县深入调查摸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梳理汇总帮扶需求清单88条,坚持“因村定需、按需选人、注重实效”原则,从市、县选派89名专家精准接单,动态掌握帮扶情况,对匹配度不高的帮扶专家进行调整。各类专家深入村组一线田间地头,主动对接帮扶需求和项目,以技术指导、决策咨询、试验示范等方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破除发展难点。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类帮扶人才到村帮扶共计1713天,开展培训540次,培训群众9786人次。

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大关县聚焦“一县一业”筇竹产业以及生猪、肉牛、茶叶、果蔬、花椒、文旅等产业发展,选派80名产业帮扶人才,整合国家科技特派团13位专家教授资源,深入培训和指导,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其中,选派的40名林业专家深入全县9个乡(镇)开展竹产业管护培训123次,培训群众6512人次,提升竹产业管护水平,使筇竹产业成为大关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农业种植帮扶专家黄安华、郭忠玖,通过在天星镇营盘村、安乐村建立花椒示范基地,以“理论+实践+实操点评”的培训方式,示范推广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花椒整形修剪技术,极大地提升群众管护水平,辐射带动营盘村、安乐村8650余亩花椒平均每亩增收75公斤,1611户农户5765余人受益,解决了80%以上的当地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文旅产业帮扶专家唐顺春,为推动寿山镇麻柳湾社区下青坪乡村旅游提升改造项目落地,多次走访调研,制订了详细帮扶计划,全程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方案编制、项目施工,帮助完善《大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家营盘修缮方案》等,将麻柳湾社区下青坪乡村旅游提升改造项目打造成大关县乡村旅游项目的典范。

智力帮扶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盐津县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助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见行见效。

立足“十四五”发展需要,盐津县紧紧围绕“三农”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组建完成自然资源、养殖产业、种植产业、工业经济、巡察人才等7大人才库共计533人,摸排在外干部2478人,为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提供重要支撑。聚焦重点产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人才需求,组织成立调查小组,深入村(社区)开展多轮摸排,盘清家底。认真分析研究,对农林技术、市场营销、文化旅游、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开展“帮扶意向调研”。通过精准筛选、科学搭配、优化组合等,梳理形成服务需求清单768条。

采取抓点带面,将“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驻村队员选派等工作结合起来,召开座谈会20余场次,成立了村庄规划编制组87个。精准匹配人才需求清单和选派人才特长,遴选128名专家进行结对帮扶。制定“一村一策”帮扶方案,协商约定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实现“面上全覆盖,点上精准化”的帮扶模式。结合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围绕本地本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规划等内容抓实示范带动,在全县99个村(社区)中遴选出“市级精品示范村”10个、“县级精品示范村”13个,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带动效应。

通过“一把手”抓人才工作,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机制,采取定向服务、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用好用活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大户等人才阵地,构建“组织+人才+行政村”联动体系,形成“党支部+人才”“人才+合作社”“人才+企业”等模式。成立督查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定期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日常检查、季度督查、年度督查,凝聚人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现场交流培训活动,搭建专家人才“晒工作、比成绩、讲经验”的平台,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环境,推动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摸清问题。截至目前,128名专家共计开展服务指导956次、各类培训699场,培训群众13532人次,累计到村服务4289天。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通讯员:刘涛 汪玉美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