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杯”网评大赛】寻发展之道,塑新型之村

 2022-05-31 10:3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要在发展中留住青山绿水。因此,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重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

聚焦生态产业,着力创建“有品质”的新乡村。《管子·治国》中提到:“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所以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基本前提,而产业振兴必须以绿色为底色和底线。因此在加快新型农业方式的改变方式上,要立足于本土产业,将乡土特色品牌建设贯穿乡土特色产业供给,推动乡土绿色产业同新型服务业和工业相融合,同时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好农产品的质量品牌,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加快用绿色产业来推动新型农业的发展。此外,还要结合互联网优势,建设新型物流,发展农村电商,开展资源利用,大范围的将产品信息传播出去,打造符合自己乡村的乡土品牌,做好售后服务,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绿色产业的发展引领好乡村的振兴,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从而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发家致富。

聚焦生态旅游,着力创建“有活力”的新乡村。随着当下城市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乡村的慢节奏生活反而让更多的人开始向往。一米一粟、一山一水、一树一叶,呈现出了更多乡村文化带来的返璞归真,展现出了独属于乡村的淳朴性和多样性,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的自然生活,由此我们便可借助这种“乡愁游”的方式来吸引游客朋友们回归田园,体验生活,激活乡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愁游”时,还要注意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当地的民族特色,进行系统规划,同时还可借鉴其他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农、商、文旅相结合的模式,挖掘出本地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策划好资源开发项目,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与城镇化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特色旅游产品,发展出集农业观光、农事娱乐、乡村生态体验、购物美食游以及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创建“有风骨”的新乡村。新时代下,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的要求,坚持物质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文化,实现自己本土的文化自信,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一方面,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中之重,要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农村,办好“农家书屋”,开展文化创建活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新思想在基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与乡村的结合,促进地方产业的升级,还可通过引进文创项目和艺术设施,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生态产业,助力农民发家致富,实现本地的经济腾飞。

聚焦传承保护,着力创建“有灵魂”的新乡村。我们都知道,生态环境好,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但是,如若一味的只知道挖掘开发,不加以保护和科学利用,金山银山也早晚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因此在规划和建设时,要融合好当地的生态要素,例如田地、池塘、山丘、园林、道路等,同时结合当地自身发展规律,统筹兼顾乡村生态和生产生活的和谐发展,体现出与城市文明内容的差异,构建出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将独属于本村的特有风味和传统更好的传承下来,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做到既留得住青山绿水,也记得住乡愁,让乡村的美能让本地人接受,又能让城里人羡慕。

作者:颜微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彩云杯 2022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