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5-13 11:00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主持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昭通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题发布会,这是昭通市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
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市住建局副局长铁豪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邱义翔;
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剑锋;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宁。
应邀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昭通发布、微昭通、昭通市人民政府网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各位发布人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市住建局副局长铁豪娜作发布。
新闻发布
市住建局副局长铁豪娜: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建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由我由向大家介绍昭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一、主要成效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昭通市住建局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四统一”要求,坚持刀刃向内,主动担当作为,狠抓任务落实,工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昭通市在工建系统审批项目2370个、事项7324件,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间从2020年末的62.76个工作日压缩到2021年末的50个工作日,全流程审批事项覆盖率达63%,审批流程类型覆盖率均超过90%,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做法
(一)以制度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制度先行,先后出台了《昭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昭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和《优化“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获得用气”营商环境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凝聚了改革共识,形成了改革合力。全市设置了“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12个,按照受审分离原则,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统一对外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登记、受理、流转、送达等服务。制定审批流程图12个,今年将配合省工改办再次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拟设定为17个。
(二)以进驻为前提,规范审批行为。昭通市住建局按照“放管服”改革“进驻是原则、不进是例外”要求,对部门涉及的行政许可、其他行政职权、一般性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机构改革后调整的消防、人防行政职权事项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真正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住建部门所有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行政审批科)集中,内设机构整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部门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权向服务窗口授权到位,廉政监督到位。同时,由分管副局长与审批科长签订“授权委托书”,对所有审批事项(17个大项48个办理项)全部授权办理;单位所有涉及审批的公章、专用章全部集中到窗口,市住建局行政章专门雕刻了一个在窗口使用。所有审批事项均可在窗口接件、审查、审核、签字、盖章、出件,切实做到了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办理”。
(三)以利企业为先,主动“容缺后补”。在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环节,将23项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纳入承诺办理。同时,对全市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加快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办理,极大削减了办理时限,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四)以便利为目的,扎实进行“四减”。“减流程”,将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备案审查以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文件备案合并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备案”实施。公布了以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包括水库工程、交通水运工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煤矿建设项目等交通、水利、能源项目共12个类型的审批流程图。2018年至今,共减少、合并审批事项30多项,将所有事项的审批环节压缩为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共4个环节,技术审查、现场勘验、公示环节不计入审批时限,缩减送达环节,实行免费邮寄或电子送达。“减材料”,严格按照云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缩减审批环节及报件材料,消防设计审查报件材料由4份减为3份、消防验收报件材料由9份减为3份、竣工验收备案由15份减为13份。结合昭通实际优化23个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指南之外不再要求提供其他材料。“减时限”,省上要求:整个工程建设领域改革时限从2019年120个工作日缩短到2021年的70个工作日,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压缩到50个工作日以内;2022年,我们将在省厅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时限,并力争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以上,全程网办率达7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在法定时限上压减60%以上,做到应减尽减。“减成本”,指导各县(市、区)督促供水企业针对民营企业在合理幅度范围内提出报装减费让利措施;督促供气企业优化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针对民营企业在合理幅度范围内提出报装减费让利措施,给予报装成本的适当减免,逐步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收费,并形成制度文件执行。
(五)以改革促发展,全面优化流程。实行“一家牵头、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每月召集一次联席会议,优化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共四个阶段的审批流程。在设计方案审查中,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通过函询方式征求有关审查部门意见,实施并联审批。在施工许可阶段,住建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安全报监、质量监督注册和施工许可证核发实行“三表合一”,统一申报,同步审批。对施工图开展“多审合一”数字化审图,将原来分散办理的消防、人防、技防(防雷)、施工图等4项审查工作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并进行审查,实施“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次审查、结果互认、多方监管”。同时,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同一审批阶段相关审批部门共享一套表单材料,申请人无需重复提交申报材料,大幅度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全面实施全程网办,按照“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要求,依托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工建系统”,全流程、全过程推行线上办理,让建设单位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提升审批便利度。
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对住建工作的关心,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铁副局长。下面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邱义翔作发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邱义翔: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自然资源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从两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建设许可这两个审批阶段,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市自规局以“压减审批事项”为抓手,出台了《关于贯彻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细则》《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测合一”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减少审批阶段,压减审批时间,主动对接服务,提高审批效能,取得阶段性成效。启动系统管理以来,截至2021年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138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635本、工程建设许可证核发361本。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合”,合并审批事项。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将建设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书2个行政许可事项合并为“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1个行政许可事项;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用地批准2个行政许可事项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个行政许可事项。
二是“减”,减少报件材料。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选址及用地预审意见书的申请材料从两者合计15项缩减到10项,精简率为3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请材料由两者合计14项缩减至5项,精简率为64%。此外,将《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项报告》和《占用生态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报告》等论证报告合并编制为《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将踏勘论证、占用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等融入到原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当中,进一步压缩了报件材料,减少了论证次数,提高了审批效率,降低了建设单位组织报件材料产生的成本。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取消了可以并行办理事项作为前置的审批要件,进一步简化审批所需报件材料。
三是“压”,压缩办理时限。原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的承诺时限为13个工作日,两项审批事项共需26个工作日,合并后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共减少16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为62%。原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承诺时限为10个工作日,用地批准书承诺时限13个工作日,两项审批事项共需23个工作日,合并后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共减少13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为5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法定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现承诺时限为7个工作日;工程规划许可的法定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现承诺时限为8个工作日,在“云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办理工程规划许可的平均时间为2.5个工作日。同时,在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阶段可同步进行人防报件审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初步设计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多种事项办理,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时限。
四是“统”,统一审批系统。省级统一建设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云南省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审批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审”在线审批,改变原来线下办理、人工审查等传统审批方式,提高审查效能。
五是“归”,推进“多测合一”。在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除属国家级审批的重大工程事项外,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包括财政投融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涉及的测绘服务推行联合测绘。将规划、土地、绿化、人防、消防等行政审批所需的全流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整合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绘项目,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六是“集”,实行一窗受理,集中办理。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和“四减”工作要求,市自规局42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民之家”,同时各县(市、区)办理事项进驻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头跑”变为“进一门、一站办”。
欢迎广大企业和办事群众到“市民之家”三楼大厅25号和26号市自然资源服务窗口办理业务,也欢迎新闻媒体和群众对我们的服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邱副局长,下面请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剑锋作发布。
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剑锋: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水利政务服务情况。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按照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昭通市水利局不断探索承诺制服务、容缺后补等水利政务特色服务,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扎实练就水利政务服务硬功夫,有效助力昭通营商环境大提升。
一、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确保大厅之外无审批
昭通市水利局于2018年成立行政审批中心,并于2019年将市水利局申请的行政职权事项划归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原业务科室不再承担行政审批业务,审批中心整体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市水利局10项行政职权事项向网上集中办理,网办率100%,从而确保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
行政审批中心3名工作人员整体进驻市民之家水利窗口,代表本部门开展对外服务。市水利局选派业务熟、能力强的人员作为部门入驻窗口负责人,担任政务服务大厅的首席代表,并签订了授权委托书,授予窗口首席代表的事项办理权、预审处置权、会签权,“行政审批专用章”的使用权,从而确保大厅之外无审批;下发《昭通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局机关纪委与行政审批中心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从而确保监督监察到位。
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持续提升
按照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市水利局全面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经过3年多的努力,水利工程建设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审批事项清单大量缩减,水利工程建设审批环境有效提升,加快了全市水利工程审批速度,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进度。
水利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已由原来的四个审批阶段,优化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设计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同步减少审批前置要件2项,增加并行办理事项3项,极大的优化了审批流程;全流程审批时限由120天压缩到50天,压减时限58%,缩减了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审批时限;审批事项清单由62项精简为34项,精简率45%;审批涉及部门由12个减少为8个,减少33%,方便了项目申请人。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已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办理,办结率100%,办件提速率42%,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按表单审批,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环境。
三、不断探索创新水利政务特色服务,水利政务环境持续改进
(一)“四减”成效突出
市水利局大力推进“四减”,水利政务服务效率再提升。一是减环节,将行政审批环节由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5个环节缩减为审查和决定2个环节,受理改在申请人申请成功平台推送后即时办理,送达采用申请人网络自行下载或邮寄送达许可文件。二是减材料,对10项行政职权事项所需的44项申请材料,减除可通过平台获取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立项文件等10项材料,申请材料减少22%。三是减时限,对10项行政职权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时限250个工作日压减为66个工作日,压减率74%,高于省市压减率60%的要求。四是减费用,水利部门10项行政职权事项办理不需任何费用。
(二)创新水利政务特色服务
水利政务服务队伍不断探索创新特色服务,积极开展“承诺制”办理、“区域评估”、“容缺后补”、联合审批、“电子证照”等利民事项,减少制度性交易程序,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对3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审批承诺制,简化审批手续,取消专家评审环节,实施业主守法告知承诺制度,实现到场即办,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二是对开展过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工作的项目,不再单独提出方案论证要求,不再组织技术评审,方案论证报告费用不再由申请人承担,实现到场即办。三是对10项行政职权事项中的7项申请材料作为“容缺后补”材料,申请人可在获得行政许可时补充相应容缺材料,提升申请人方便程度。四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审批系统中,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3项审批事项开展联合、并联审批,可实现联合现场踏勘,缩短审批时间。五是开展“电子证照”应用,申请人可自行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证书、身份证明、取水许可证等电子证照,不再提供纸质材料,节省审核时限,有力推进审批进程。
通过创新特色服务,努力为企业当好了“店小二”,水利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在为合盛硅业建设项目进行政务服务过程中,市水利局积极而为、主动服务。市区两级多方沟通协调,初步确定了企业项目近期及远期供水方案及保障措施,合理解决了企业工业用水与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矛盾;对相关区域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科学分析区域水资源及取用水现状,合理确定了区域取用水指标;积极争取省级取水许可权限委托下放市级,于2020年7月底率先为企业办理取水许可,第一时间为企业搞好了服务,全力做好了供水等要素保障。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全面加强水利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水利政务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不断提升水利政务服务水平;同时,加强部门协调、统筹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强化水利监管效能。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事关营商形象、个个都有营商责任”。在此,也邀请媒体机构对水利政务服务进行有效监督。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营造规范、高效、优质的涉水营商环境,助力昭通营商环境大提升。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李副局长。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宁作发布。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宁: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现在,我就昭通市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大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全面贯彻落实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市生态环境局迅速成立工作机构,结合部门职能制定行动方案,采取27条措施,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开展环评审批大提升行动,环境执法大提升行动和环保要素保障大提升行动,全力打造生态环境领域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开展环评审批效能大提升行动
进一步落实“放管服”,从环评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时间、审批集中等方面,针对性制定7条具体措施,全力打造提升公开、方便、简化、快捷的环评审批营商环境。
一是不打折扣落实“三集中、三到位”。以环评审批为主的27项事项、审批职能科室、审批人员全部进驻市民之家,真正做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杜绝办审批到机关找科室找人员找“后门”,杜绝“体外循环”,做到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监督监察到位。
二是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梳理优化环评审批的申请材料、承诺时限、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做到“一次告知”、“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群众、企业办事少进门、少跑路、少折腾。落实“减时限”,做到最短法定时限内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由60、30个工作日内压缩在14、7个工作日内办结;排污许可证申请审批时限由45、30、20个工作日压缩在10、10、7个工作日内办结等。落实“减环节”,推行办事便捷化,制定了14项“零跑腿”,10项“最多跑一次”,3项“立等可取”事项清单。
三是推行“网上审批”。全面实现了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通过网上申报备案,第一季度,由企业自行登录云南省政务服务网进行申报备案177个登记表项目,实现“审批不见面”。推行和实现了排污许可跨省通办,在全国各地可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端”申报排污许可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是“增值”审批服务。推行“容缺受理”,非主审要件可缺项审核,欠缺材料容许按时限要求补充。推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对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依法简化项目环评内容,推动服务“增值”审批“提速”。
今年以来,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登记备案272个(核安全与辐射类4个),核发排污许可证45家、排污登记66家。完成51家(次)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新办、变更、延续和注销。
(二)全面开展环境执法效能大提升行动
落实“依法行政”,从环保执法的服务、过程、方式、处理等方面,针对性制定11条措施,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领域法治环境,主要举措是:
一是落实和建立环保执法全过程六项制度。环保执法推行提前介入和全过程服务。“提前介入,事前宣传”,通过事前宣传有效避免“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无证排污等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主动帮扶,事前提醒”,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生态环境执法抽查检查,适时事前提醒,减少因不知情、不知晓、不清楚导致的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和损失。“严防严控、事前预警”,日常巡查、帮扶指导、专项检查及时发出预警,将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或纠正非主观轻微违法行为,避免造成损失,避免导致发生严重违法行为或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紧盯痛点、监督整改”,同时落实“包容审核,谨慎处罚”,“注重帮助企业维持修复信用”制度。对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依规调查处理,杜绝变向施压、加重处罚等情形,深入整治“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一刀切粗暴执法行为。
二是建立企业正面清单。对治污水平高、环境管理规范企事业单位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并推行视频监控和大数据采集分析、在线监测预警,加强非现场监管,推广非现场执法方式,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现有正面清单企业16家,实行“无事不扰”管理服务。
三是全面推行柔性执法。依法建立生态环境违法审慎处罚清单,对非主观轻微违法行为,企事业单位主动报告、妥善处置、未造成污染后果的10条情形,依法减轻或免除处罚,审慎采取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审慎办理移交公安等生态违法案件,充分保障企业释放活力。今年以来,对6家企业因客观因素造成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于240余万元处罚;对上级交办1家企业涉及2个项目存在“未验先投”的违法行为案件依法从轻处罚,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温度”。
四是建立回访制度。在执法检查中,增加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诉求和问题登记,对企业的诉求和问题按照管理权限、管理区域的方式推送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进行帮扶指导。并适时回访,进行跟踪问效,保障企业的合法诉求得到充分实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维护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开展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大提升行动
改善提升环评审批、环境执法、转变作风、服务企业、服务一线,提出了9条要素保障措施,主要是:
一是以上率下提升服务水平。多次主动到省生态环境厅汇报衔接合盛硅项目环评事宜。市局领导分片联系11县(市、区)分局开展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的挂帮服务,到现场、到一线面对面帮扶问诊,服务决策一季度155个新开工重点项目及57个招商引资项目。
二是建立环评审批台账清单。主动提前介入,建立台账清单,明确专人服务,全程跟踪帮助。环评服务前移,今年以来,开展110余次环评审批“一对一”跟踪服务,接待服务电来访咨询520余人(次)。
三是延伸服务升级营商环境。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公开监测结果,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投资决策;挖掘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帮助指导规范受出让手续,促使项目落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落实新闻发布制度,按规定频次、时限公开环境质量信息等。
营商环境27条举措,环评审批大提升,就是落实利企便民惠民举措,环境执法大提升,就是让环保执法更有力度,更显温度,切实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真正落实“政府围绕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责任和意识。我局同时制定了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31条措施,相互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贯穿于营商环境大提升。
27条措施,是我们开展生态环境系统营商环境大提升的承诺举措,全系统领导和干部职工,一定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深入现场,深入工地践行“一线工作法”,欢迎媒体和同志们监督落实。接下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带领下,以昂扬向上,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新闻界朋友的关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谢谢!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张副局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提问。
回答记者提问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近年来,昭通市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氛围日益浓厚,各投资者、各相关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比较关注,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发布人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对工程项目审批关联最密切的几个方面给予了专业解答,希望通过我们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落实容缺后补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为各位投资者和各相关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审批服务,更加亲切、更加友好的投资环境,共同为昭通“产业兴市”战略的实施作出不懈努力。
诚挚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专业解答。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昭通日报记者:单娟 实习记者:谭泽涛 文/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