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㉑丨盐津高桥村:“村民再也不找我借钱了”

 2022-06-07 15:46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回归地,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

2015年以前的昭通,在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1235个贫困乡,185.07万群众的眼里写满了清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昭通儿女历经5年的砥砺奋进,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5.07万群众告别贫困。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323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

今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奋进的村庄、美丽的村庄!

4月中下旬,记者一行进入盐津县盐井镇高桥村,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的百亩甜脆玉米苗在阳光的沐浴下伸展身姿,沿着耕作道向远方延伸;村委会办公楼上“初心不移向党、心若磐石为民”字样格外醒目;白菜、辣椒、茄子、胡萝卜、南瓜等图案绘在文化长廊上,色泽艳丽,烘托出浓浓的乡村文化气息……

盐津人都知道,高桥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距离盐井集镇只有4.5公里。2020年,全村1.5米宽的耕作道修缮硬化完毕。村民用三轮车就实现蔬果从田间直接到集镇销售的夙愿,从而打造起了全村专属的“菜篮子工程”。据悉,高桥村种植南瓜、黄瓜、土瓜等特色瓜果蔬菜已达1000亩,覆盖184户736人。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记者一行还未走进退休老党员刘先根家,就听到今年84岁的刘先根的诵读声。

他家一楼的大白墙上,用方字格整齐地写着“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及党史的内容。“我把这些内容写在墙上,是为了方便随时阅读,加深记忆。”刘先根坦言,他年少时识字很少、读书很少。但他相信勤能补拙,经过不断努力、摸索、超越,终于在青年时期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客厅,刘先根从容淡定地打开珍藏了近30年的“宝箱”,红彤彤的各种荣誉证书映入眼帘:1993年,他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2017年,他的家庭获得县妇联授予的“平安家庭”称号;2019年、2021年均被高桥村党总支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说起家乡的变化,有着61年党龄的刘先根最有发言权。他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参与者。谈话间他有些激动,用几分钟捋了捋思路,用自身的真切感受,讲述了从水、电、路到住房、产业、乡风文明等一系列的变化。

令刘先根记忆犹新的是那些年没有水喝的日子,也是全村群众的痛点、难点。家门口没有饮用水,村民只能到一公里外的出水口挑水。加上水源供不应求,三更半夜去站队、挑水是常事儿,等水吃、没水吃更是常事儿。近年来,在国家好政策的照耀下,干群齐心协力战胜了千年贫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条件逐年好转,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村已建成肉牛规模化代养场两个,肉牛存栏150余头;建成乌骨鸡养殖圈舍30个,乌骨鸡存栏4000羽。“今年,全村还将投资100余万元,新建20个规范鸡舍,存栏乌骨鸡将达10000羽。”村党总支书记林燕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如今,家家住上好房子,户户门前有车子,人人包里有票子。”刘先根今昔对比着说道。走出刘先根家的客厅,只见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干净整洁的庭院里。再走进庭院一侧的室内卫生间,干湿分离恰当,冲水马桶更是淌出“哗啦啦”的清水。

“以前,村里有10多户人家总会来找我借钱,如今,村民们通过外出务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包里都有钱了,再也不找我借钱了。”刘先根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高桥村这些年悄然发生的变化。

昭通日报记者:彭念敏   陈允琪   莫娟

视频:聂学虎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盐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