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昭通健全新机制唱好“民生曲”

 2022-01-12 09: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市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建立动态监测帮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利益联结、股份合作、志智双扶“五机制”,唱响脱贫攻坚巩固接续乡村振兴“民生曲”,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建立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昭通市建立线上、线下排查“双轨并行”的常态化监测预警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情况,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清零。在线上,推广运用“找政府”App救助平台,引导群众有困难通过App求助,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部门快速响应机制,做到及时回应、及时帮助;在线下,整合县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采取干部分片包保、网格化排查等方式,逐户逐人研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问题及早发现、及时清零、群众认可满意。

建立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机制,围绕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昭通市坚持以全面提升就业帮扶、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水平为抓手,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强化就业帮扶,提升就业层次,全市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8.38万人,转移就业率92.5%;通过统筹产业基地、蔬菜和食用菌大棚以及周边企业等累计带动4万人就近就业。全力盘活“三块地”,依托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政策,着力发展竹子、花椒、马铃薯、天麻等特色产业。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易地搬迁户档案实行“红黄绿”分类标注,对应“日访、周访、月访”精细化管理制度,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搬迁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加快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和特色养殖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产业带贫能力。目前,全市成功创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两个、特色县两个,新认证“三品一标”99个。健全所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同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绑定、合作社同龙头企业绑定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帮扶覆盖到所有农村低收入家庭。目前,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3家,累计达到7229家,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富农能力逐步增强。

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昭通市引导支持村(社区)以土地、林权、生产设备、配套设施、承包服务、劳务派遣等入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公司)+农户”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等开展合作经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市县两级统筹整合资金7890万元,按每个村(社区)30万元的标准,对481个“薄弱村”进行扶持,确保“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全市平均达到5万元。2021年年初至2021年10月,全市“薄弱村”从481个减少至123个。

建立志智“双扶”机制,确保技能培训全覆盖。昭通市深化拓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扎实开展“感恩奋进、就业帮扶、素质提升、激励引导”四个行动,推动外部多元帮扶与内部自我求发展同频共振,激发广大群众奋斗意志、自强精神,实现低收入人口宣传教育和走访帮扶、低收入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农村群众激励引导100%覆盖。

(云南日报记者 谢 毅 通讯员 张 冲)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学党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