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引才 全方位留才 深层次用才 点燃鲁甸“三区”建设的“智慧引擎”

 2021-12-29 15:11  来源:昭通新闻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十三五”以来,鲁甸县委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发展之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引才聚才、留才育才、爱才用才”的人才强县工程,集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十三五”鲁甸县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树起引才聚才“风向标”。县委始终坚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不断充实调整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完善管理制度、细化工作规则,压实工作责任,拧紧“责任螺丝”,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2016年以来,入选“凤凰计划”1人、“鲲鹏计划”4人;落实“雏鹰计划”,公开招聘公务员129人、事业编制人员435人、紧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4人、医师5人、特岗教师52人、“三支一扶”5人,接纳安置免费师范生121人、免费医学生9人、优秀运动员1人。

坚持筑巢引凤,打造人才培育“新平台”。一是规划兴鲁“桑梓人才”。以人才驿站、创新创业基地、青年人才党支部等为载体,培养储备青年人才125人,回引优秀人才91人,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86人,吸引20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二是校地合作“联姻聚才”。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鲁甸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致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合作,建立省、市级专家工作站8个,引进院士专家5人、云南省专家3人。三是双向互动“培育人才”。强化东西部协作,坚持互利共赢,广东东莞选派6名教师、7名医生到鲁甸支教、支医,鲁甸选派学校干部及骨干教师200人、医务工作者15人赴莞城跟岗交流学习。成立“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东莞8名专家进驻鲁甸开展手术893例,接诊7120人次,对乡村医生进行眼科基础知识培训510人次。四是推介会展“集聚人才”。组织企业参加“领军人才工作中心启动活动”“广东人才队伍扶持昭通行”“沪滇科技合作对接”等大型活动,围绕“三区”发展定位,结合产业培育,协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70人。五是选树培育“三名”人才。共选拔培养名家10人、名师17人、名医14人,其中5人入选昭通市“名家名师名医”培养工程,4人入选市委联系专家,4人入选昭通市“鲲鹏计划”基层突出贡献人才。建立县级 “三名”工作室各两个,引领农林科技、带动教育教学、指导医疗卫生发展。六是着力培养“乡土人才”。实施年轻干部选拔培养“135”工程、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工程,招收学员70人,有57人进入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遴选“乡土人才”10人,各类“乡土人才”创办领办马铃薯、蓝莓、苹果等专业合作社131个,带动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

坚持强化服务,构筑拴心留人“温馨家”。制定《县委联系服务专家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县委常委定期走访联系高层次专家人才的长效机制,团结、引领、服务各类专家和拔尖人才。选拔培养20名突出贡献人才为县委联系服务专家,筹集5套专家人才公寓,配备满足工作生活需求的生活设施。落实工作经费、薪酬待遇和各类补贴,每年投入人才发展滚动基金50万元、人才发展奖励资金20万元,把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营造重才尊才敬才的浓厚氛围,使专家人才有作为、有地位、有荣誉,赢得获得感、尊严感、荣誉感。

“十三五”时期,鲁甸通过多渠道引才、全方位留才、深层次用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2020年全县GDP完成82.4亿元,年均增长7.6%。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8亿元,超“十二五”10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1亿元,年均增长9.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9392元和11335元,年均分别增长7.2%和9.2%。

“十四五”时期将是鲁甸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智力支撑,点燃鲁甸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先行区的“智慧引擎”。

第一,千方百计招引人才,加快人才“聚”的速度。突出发展特色、深化产才融合,不断创新人才资源集聚开发模式,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扩大引才视野,广纳天下英才。一是抓内部挖潜,促智力提升。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运用奖补扶持等方式加大对科研人才、技能人才的选拔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广大人才立足岗位、潜心科研,形成从“政策引才”到“争相成才”的转变。二是抓产业聚才,促效益提升。坚持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依托“十四五”期间“335”现代化产业布局,聚焦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建筑、生态康养、商贸物流等领域,深挖细掘行业内高端人才,鼓励引导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着力集聚一批行业顶尖人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育融合发展。三是抓平台升级,促载体提升。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用好“桑梓人才”“联姻聚才”两张引才聚才“名片”,深入开展企业高校行、高端人才鲁甸行活动,打造集人才交流、项目对接、协同创新、宣传展示于一体的人才品牌盛会,每年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两次以上,广发招贤令,变引进为吸引,持续加大鲁甸品牌对外推介力度。

第二,创新举措培育人才,拓展人才“智”的深度。坚持分类提升、分类培养,在人才育用方面“量体裁衣”,切实提升人才质量。一是做好本土人才培育。深入挖掘培育本土高层次人才,不断丰富本土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制订年度人才培育计划,扎实做好各级重点人才工程遴选申报工作,积极培育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本土优秀人才队伍。坚持实施“领头雁”培养工程,每5年评选一次“十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二是做好人才分类培育。对党政人才实行“成长化培养”,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帮带式培养”,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职业化培养”,做到分类培育,抓实能力提升,锻造知识型、经验型、实干型、创新型人才。三是做好职教人才培育。以服务鲁甸经济社会需求为着力点,大力推进鲁甸职中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围绕鲁甸“335”产业布局,合理设置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培育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第三,优化环境服务人才,提升人才“家”的温度。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并重,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强磁场”,聚才聚智的“聚宝盆”。一是提升人才关爱服务水平。完善县委常委定期走访联系高层次专家人才的长效机制,增强对人才的政治吸引力和凝聚力;建立人才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从落户办理、硬件配套、培育申报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在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和精准化服务。二是提升硬件配套设施。从综合交通、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全方位、高水平推进“昭鲁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和建设品质,不断提升在鲁人才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最大程度地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扎根鲁甸。三是营造宽松就业创业环境。着力营造高效政务、亲清政商、和谐法治大环境,给企业“松绑”、为人才“服务”,以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鼓励企业为人才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规划,建立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依靠个人事业成功和个人价值实现拴心留人。

第四,定向扶持请回人才,发挥人才带动作用。实施“十四五”千人回归计划,制定优惠政策,从用地、金融、用水用电、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性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邀请有能力、有情怀的外出务工人员和长期在外工作的退休人员带领家乡群众发展致富,计划平均每年请回200人,“十四五”期间请回1000人,参与规划建设家乡,领办帮办集体经济,围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技推广、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有效的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紧扣省委、省政府对昭通“三个定位”“四篇文章”的总体部署,推动鲁甸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先行区迈出坚实步伐。

中共鲁甸县委书记 马洪旗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