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口述云南】“草鞋书记”扎根大亮山22载,留下一片绿洲……

 2021-11-24 23:10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

出品的

20集系列短视频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

成就篇

今天推出第8集

《杨善洲:绿了荒山 造福百姓》

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城驾车大约50分钟,到达位于县城东南方的善洲林场,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的林海,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风吹石头跑的荒山呢?

善洲林场原名大亮山林场,位于施甸县酒房乡、姚关镇、旧城乡三个乡镇交界,距县城45公里,海拔2100—2700米。

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一头扎进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用了整整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了价值3亿元的莽莽林海,这位老人就是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2010年7月,杨善洲最后一次到林场,在他曾经的办公室兼宿舍里

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云南省施甸县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草鞋书记”。

杨善洲在林场他喜爱的玉兰树下

1988年3月,退休后的杨善洲主动放弃了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着16名职工,雇了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上了大亮山,一干就是22年。

杨善洲在窝棚办公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善洲四处奔波采购苗木。在苗木紧缺的时候,他想到了捡果核育苗的办法,每次回到城里,杨善洲就到大街小巷甚至是垃圾堆里去捡别人扔掉的果核。慢慢的,林场的职工们也跟着老书记一起去捡果核。

奔波劳作的杨善洲

“好一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杨善洲带领林场职工们,一个坑一个坑地刨,一棵苗一棵苗地种,大亮山重披绿装,他的头发也从灰黑变成了银白。

杨善洲的部分笔记

杨善洲干部学院部分展示区

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了几万亩的林海,当年杨善洲带领大家捡回来的果核,已经长成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当年山秃水枯的大亮山

当年的大亮山林场场部

如今的大亮山,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森林覆盖率也从1988年的不足17%,提高到97.17%,水源涵养量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在每年的5至10月,暖湿气流为善洲林场带来充沛的降水,地下水系把降水涵蓄起来,在干旱季节再淌放出来,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绿色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周边村庄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

如今溪水潺潺的大亮山林场周边村庄

谈及此,杨善洲干部学院教研部部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波说:“林场建成以后,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周边村民已经不用再为饮水发愁,大亮山成了施甸县旧城乡、姚关镇、酒房乡三个乡镇的重要水源地。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杨善洲干部学院教研部部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周波

2009年4月,杨善洲把当时市场估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2010年10月10日,83岁的杨善洲告别人世,留下了一片绿洲。

杨善洲生前在林场

为深入推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杨善洲同志“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的崇高精神,2010年,经中共保山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将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

辛劳多年,杨善洲对家庭是有亏欠的,他的二女儿杨慧兰没考上大学,想回施甸,报考了当地公安局,还特意给杨善洲打电话,想请爸爸打个招呼。结果录取名单没有她,爸爸根本没打招呼。

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慧兰

杨善洲去世后,在整理遗物时,杨慧兰读到了爸爸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歉疚:“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儿,后来又有三个娃娃,就靠老伴儿在家养老供小,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我对家庭欠债很多……我从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大亮山种树,除了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就是想离家近一点,每个月都争取回家看看。”

杨善洲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父亲给我们留下了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谈及父亲,杨慧兰深怀情地说,“如果真的有来生的话,我还愿意做他的女儿。”

杨善洲故居

杨善洲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退休后钻山沟植树造林22年,他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杨善洲雕像

2011年3月,杨善洲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9月,杨善洲荣获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2年2月,杨善洲荣获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2019年9月25日,杨善洲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

云视网记者在善洲林场及周边村庄采访拍摄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百年路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