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鼓舞起来 能力培育起来 力量凝聚起来 ——昭通市多部门联合落实“三机制”抓常抓长纪实

 2021-05-23 07: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我只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在昭通学习挖掘机技术的村民伍少鹏毫不掩饰地说出了万千脱贫群众的心声。

为深入推进扶志扶智工作,激发广大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全面营造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昭通市宣传、人社、教体等部门联合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四项行动”接续做好扶志扶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三机制”文件精神,力争继续把群众志气鼓舞起来、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起来、干部群众力量凝聚起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昭通市委宣传部坚持把感恩教育作为扶志扶智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持续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党的关怀转化为发展致富的强大动能。

“近期组织的25场以‘昭通之变’为主题的发布会,全面展示了昭通变化,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干部群众通过感知身边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从而感悟出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为民介绍,通过走访入户,持续开展扶志扶智的主题宣传,组织群众“谈变化、谈愿景”,从而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的全覆盖,广泛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正面激励和反向约束“两手抓”,紧紧围绕群众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乡(镇)的评选,树立典型、曝光案例,改变物质条件与改变精神面貌相统一,持之以恒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昭通市人社局把就业帮扶作为扶志扶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按照“稳总量、提质量,优结构、促增收”的思路,对全部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开展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提升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就业机会,确保农村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不低于2020 年的水平。

“今年主要侧重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据市人社局副局长邓怀江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培训15.2万人次。培训采用订单式培训,集中在质量高、收入好、市场需求大的岗位;对年轻的培训技术要求高的,对年长的培训技术要求稍低但市场需求大的,以此形成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企业下单的培训模式,让群众有就业能增收。

三月微风,杨柳飘飘。昭阳区靖安新区在一片新绿中显得格外祥和、柔美。在靖安新区昭通市三江科技有限公司内,员工们正在生产手机保护膜,员工罗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已经脱贫,自己从去年10月回家后,就没再出去打工,而是选择就近务工,现在他每天有近280元的收入,回家也方便。 “在这里跟我之前在浙江打工的收入差不多,不想外出打工了。”

同样,来自昭阳区永丰镇的村民伍少鹏也不安于现状,村里宣传的免费培训让他喜出望外。他说:“希望通过培训,增加技能后,改善生活,对未来有个更好的期待。”

昭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脱贫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实现培训全覆盖,计划2021年投入1.3亿元,实现42万人次的培训,逐步实现“岗位更优、工作更稳、收入更高”的目标。

昭通市教体局坚持把素质提升作为扶志扶智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因人制宜、精准施策,坚持做好控辍保学、职教招生、教育协作等工作,不断提升人口素质,增强劳动人口的就业竞争力。

就读于昭通市职教中心普职融合学校的何臻辉表示,很喜欢学校里的一切,自己一定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技能,将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汽车维修店。学生孔令询也表示,喜欢职教中心,喜欢自己选择的烹饪专业,一定好好学,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种选择。

据了解,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目前有在籍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中心立足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教育艺体领域开设多个热门专业,同时做深做实农、林、牧、渔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专业,为发展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及产业带头人提供技能人才。

“将持续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职业学校的协作合作,创新联合办学模式,借力借智推动昭通学生走出大山,成为体面的劳动者和有一定层次的建设者。”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周世碧介绍,在开展工作中,一是抓实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100%覆盖;二是抓牢职教招生,确保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100%覆盖;三是抓好协作办学,确保低收入家庭初中毕业生就读优质职业学校100%覆盖。

时光奔涌不歇,奋斗驰而不息。昭通市以“感恩奋进、就业帮扶、素质提升、激励引导”四项行动为主要抓手,积极推动低收入人口宣传教育和走访帮扶100%覆盖、低收入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100%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100%覆盖、农村群众激励引导100%覆盖“四个100%”措施,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人人有感恩之心、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学生有成才之路、群众有自强之志“四个有”目标。

(记者 唐龙泉飞 实习记者 苏 秀 文/图)


审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捐赠信息